分享

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当代已故篆刻名家作品

 lj0279 2017-07-14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2017-06-25

海派篆刻在全国篆刻界素有“半壁江山”的美誉。清末民初,以上海为中心的“海上印坛”成为全国的篆刻中心,并一直引领篆刻的发展潮流。以吴昌硕为首的海派印人承载了保存传统文脉、振兴艺术的社会使命,其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让他们走到了时代的前列,他们的文化视野都十分开阔,以他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接纳新兴文化观念。可以说,海派印人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由此使得上海成为近现代书画篆刻艺术与印学发展的重镇。

小编继续推出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中除获奖作者以外的作品,今天为书友们推出最后一期作品连载--当代已故篆刻名家作品。(备注:图片可点开,放大欣赏)

高野侯

(一八七八—一九五二)字时显,号欣木、可庵,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清末举人。篆刻上追秦汉,下逮宋元,于西泠印派致力较多,尤于陈豫钟有深契,秀雅可爱,不愧佳手。其从事美术出版甚力,一九一三年任中华书局董事、美术部主任,陆续出版名人书画影印本多达百数十种,一九二四年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时,主编《金石家书画集》。

王福庵

(一八八—一九六)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其印初宗浙派,又益以皖派之长,复上究周秦两汉古印,自成体貌,整饬之中,兼具苍老浑厚之致,偶拟明人印格,亦时有会心,尤精于细朱文多字印。著有《说文部属检异》、《麋砚斋作篆通假》,藏印曾编《福庵藏印》,自刻印辑《罗刹江民印稿》、《麋砚斋印》。

马公愚

(一八九—一九六九)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浙江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百里坊人。马公愚家学渊源,篆刻踪秦玺汉印,气淳质厚,稳重静穆,学者沈禹钟在《印人杂咏》中赞曰:『退笔堆墙老未休,白眉才艺压时流。秦时小玺应参遍,玉印还从汉法求。』著有《书法史》、《书法讲话》、《公愚印谱》、《畊石簃墨痕》、《畊石簃杂著》等。

钱瘦铁

(一八九七—一九六七)名崖,一字叔崖,号瘦铁,以号行,江苏省无锡市鸿声里人。斋名有瘦铁宧、梅花书屋、峰青馆、契石堂、煮墨盦、天池泷泓砚斋等。诗文受教于郑文焯,治印为缶庐弟子,后又识画家俞语霜,授以六法。其篆刻取法吴昌硕,复上涉两周秦汉,并以金石碑版文字之神韵熔于印中,自创一格,被誉为『江南三铁』之一。出版有《钱庵铁画集》、《瘦铁印存》等。

王个簃

(一八九七—一九八八)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笃好诗文、金石书画,二十七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拜吴昌硕为师,书画篆刻酷似缶翁,后取法青藤、白阳、八大山人、石涛等明清诸家之长,另开新意。吴昌硕赠其联曰:『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沙孟海先生称其『游刃从容,不假矫饰,烟云舒卷,莫可方物』。著有《王个簃随想录》、《霜茶阁诗集》、《王个簃书法集》、《王个簃画集》、《个簃印集》等。

邓散木

(一八九八—一九六三)原名菊初。字散木,别号芦中人、粪翁。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著《篆刻学》、《书法百问》、《三长二短印存》、《厕简楼编年印稿》、《邓散木诗词选》等。

张鲁盦

(一九一—一九六二)原名锡诚,改名英、咀英,号鲁盦,以号行,浙江慈溪人。幼好诗文篆刻,一九二七年移居上海,从赵叔孺习印,初学赵之琛,改宗邓石如,兼法古玺汉印,皆有法度。收藏善本印谱四百三十三部,秦汉官私印、明至近代篆刻家刻印一千五百二十四方,皆捐献于西泠印社。一九五五年秋筹组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邀约同道集体合作刻成《鲁迅笔名印谱》等。其制『鲁庵印泥』驰名中外。编著《鲁盦仿完白山人印谱》、《秦汉小私印选》、《张氏鲁盦印选》、《何雪渔印谱》、《横云山民印聚》、《黄牧甫印存》、《金罍印摭》等。

朱复戡

(一九二—一九八九)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起,号复戡,以复戡号行,浙江鄞县梅墟人。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七岁能作擘窠大字,吴昌硕称为『小畏友』。十六岁时篆刻作品入选扫叶山房出版的《全国名家印选》,十七岁参加海上题襟馆,师事吴昌硕,与冯君木、罗振玉、康有为等过从甚密,获益良多。南洋公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历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画会常委。著有《静龛印集》、《复戡印存》、《朱复戡大篆》、《朱复戡金石书画选》、《大篆字帖》等。

来楚生

(一九四—一九七五)原名稷,号然犀,晚年易字初生,亦作初升,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篆刻远师秦汉,近宗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而能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生意,开创了一代印风。钱君匋先生曾云:『来氏刻印七十岁前后所作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得未曾有。虽二吴亦当避舍,齐白石自谓变法,然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犹难免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可谓最恰当的评论。有《来楚生画集》、《来楚生法书集》、《然犀室肖形印印存》、《来楚生篆书千字文》、《来楚生草书千字文》行世。

陈巨来

(一九五—一九八四)原名斝,字巨来,别署安持,安持老人,浙江平湖乍浦镇人。篆刻承继秦汉,整饬典雅,大气磅礴,曾七载寒暑潜心于吴湖帆家藏汪关《宝印斋印式》十二册,后又得见平湖葛书徵辑《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治印逐趋炉火纯青,工稳雅致,而在『元朱文』上得心应手,造诣尤深,乃师赵叔孺赞其『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辑有《古印举式》两集,另有《安持精舍印存》、《安持精舍印聚》行世。

钱君匋

(一九七—一九九八)原名玉堂,学名锦堂,号豫堂,浙江桐乡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钱君擅书法绘画,书法篆、隶、草、楷皆工,绘画笔墨简洁,苍劲老辣,意境高古。篆刻宗秦汉,在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后另辟蹊径,匠心独运,计白当黑,收放自如,边款长跋,诗文自撰,别具风格。钱君收藏宏富,精于鉴赏,八十年代,其将毕生所藏书画文物数千件悉数捐给家乡,艺德之高,世人所仰。钱君书画篆刻之外尚精书籍装帧设计。编著《钱君篆刻选》、《豫堂藏印甲集》、《豫堂藏印乙集》、《丛翠堂藏印》,并与叶潞渊合著《中国玺印源流》。另有《长征印谱》、《鲁迅印谱》、《君印选》、《海月庵印剩》、《钱君书籍装帧艺术选》等行世。

叶露渊

(一九七—一九九四)原名丰,字仲子,又字潞渊,以字行,号露园、寒碧主人,晚号露园、园丁等,室号石林精舍,且住轩、静乐簃等,江苏吴县人。篆刻初师浙派丁敬、黄易等,后专攻秦汉印,旁及皖派,刀法精湛,章法尤俱匠心,平整中见活泼,匀和中显遒丽。与钱君匋合著《中国玺印源流》,另辑有《静乐簃印稿》、《叶潞渊印存》。

单晓天

(一九二一—一九八七)原名孝天,字琴宰,一字寄闇,别暑渴庐、春满楼主,浙江绍兴人。幼承庭训,以小楷为日课。后经启蒙老师李肖白介绍,师事邓散木。勤苦学业,临池不懈。书画之外,尤以篆刻名世,其刻印熔冶秦汉印及封泥古韵,别参明清流派,自成一家。一九五九年与方去疾、吴朴合作有《瞿秋白笔名印谱》,后合刻《古巴谚语印谱》、《养猪印谱》等。辑有《鲁迅诗歌印谱》、《晓天印稿》等。与张用博合撰出版有《来楚生篆刻艺术》、《散木印艺》。

方去疾

(一九二二—二一)原名正孚,室号四角草堂、宋玺斋等,浙江温州人。篆刻熔诏版、凿印于一炉,并以汉器文字入印,章法于欹侧中求平稳,疏密对比强烈,刀法苍劲而古朴,醇厚高古,自成格局。 曾开创性地将简化字入印,实践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尤其对明清以来一千五百种印谱和二百种印学论著的数百万文字,以四十年的时间,梳理分析、比较鉴定,去伪存真,使明清流派重放光彩,使文彭、何震、苏宣、汪关等一大批篆刻家的印风得以廓清。编著《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去疾印稿》、《四角亭泥古》等。与吴朴堂、单晓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语印谱》、《养猪印谱》等。

吴朴堂

(一九二二—一九六六)幼名得天,又名中簠,后改名朴,号厚庵,因得汉代池阳宫灯,故以『味灯室』颜其斋,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浙江绍兴人。自幼嗜书法篆刻,家学渊源,叔祖父吴石潜即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治印先摹西泠八家,后学吴昌硕,直至神形兼备。而当师承王福庵先生后,始入浙派堂奥,深得乃师嘉许,英年就名扬杭城。与方去疾、单晓天合作刻有《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语印谱》和《养猪印谱》等。

江成之

(一九二四—二一五)原名文信。字成之,后以字行,号履庵,别署亦静居,浙江嘉兴人。自幼癖嗜书法篆刻,一九四三年被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录为弟子,一九四七年加入西泠印社,成为印社早期社员。篆刻以浙派为宗,上涉秦汉并兼收各家之长,融汉人锥凿、宋人切玉及徽派冲刀法,其作品在光洁中含锐劲之势,平稳中寓峻险之意,醇厚郁馥,古朴典雅,为当代浙派篆刻艺术的代表。七十年代中后期,先生被选为上海市第三、四届文代会代表。一九八三年,他的作品在『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一九九五年被上海市政府聘为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为西泠印社『荣誉社员』和『功勋社员』,著有《江成之印存》、《江成之印集》、《履庵藏印选》、《印边随想——江成之谈艺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