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镇江: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璇琮坑 2017-07-14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元符万宁宫坐落在茅山积金峰,与大茅峰遥遥相望,简称元符官或印宫。"顶宫一炷香,印宫一颗印",该宫原是摆放茅山镇山之宝"玉印"的地方,是叫印宫的原故。这里有载入吉尼斯纪录的露天老子神像、神奇的怪坡、奇特的天然蜂窝、神秘的地面"符图"等景点,是令你入奇、入迷的地方。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3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4

5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6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7

“睹星门”三字,原为元朝末年茅山上清派第四十六代宗师王天嵩所书。已不存。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所书。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8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9
 “印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麓,初名“潜神庵”,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师刘混康修炼之地。元祐年(公元1086年),哲宗皇帝母后误吞尖针于喉中,御医束手无策,道士刘混康用茅山道教的符录和丹药治好了母后,哲宗大悦,赐茅山八件珍宝,赐名刘混康为“洞天通妙法师”。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0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1
绍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并令江宁府发兵200人,供元符宫及崇禧观巡逻洒扫。八件珍宝中有一枚刻有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字样的玉印,据传为“和氏壁”一部分刻制,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君印”之说。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2

在茅山元符宫万寿台上也建有石坊一座,南面额题石刻“三天门”(由右向左书写),“三”字旁有“嘉靖”两字较小。石坊两立柱石刻楹联“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鹄祈四海之同春”。北面额题石刻“万寿台”(由右向左书写)。石坊两立柱石刻楹联“翠山献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河上玄风。”这里是茅山现存众多道舍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传说此“三天门”为过去皇室“祈求万寿无缰、国泰民安”做道场之所,因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所以,此处“三天门”中间是没有通道的,只在侧面留有台阶。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3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4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5

传说,明洪武年间,玉印被收至皇宫,欲改制成“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玺,但三刻三试,印迹仍是“九老仙都君印”。明太祖无奈,只得于洪武十三年送还茅山。后来,每逢茅山香期庙会,前来朝圣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元符宫请道士在其香袋或腰带上盖一颗“九老仙都君印”,意即能消灾进寿,遇难呈祥。久而久之,元符宫又称为“印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6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7
印宫现有房屋107间,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目前,主要包含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三天门广场、勉斋道院、太极广场、老子神像、老子广场、二十四孝图等建筑群。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18

19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0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1

  老子,是道教学派的鼻祖。为纪念老子功德,1996年,茅山道院广泛聚集各方力量,在元符万宁宫内建造了一座高99尺、重106吨、用226块青铜拼接而成的露天老子铜像。这尊铜像为中国道教史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一座露天老子神像,现已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2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3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4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5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6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7

在建造过程中,为抢时间、争速度,工人在现场挂了6条白布制成的标语以营造紧张的劳动气氛,鼓舞干劲。哪知条幅刚挂好,现场就狂风四起,大雨如注,所有条幅均被撕裂,周围银杏树上、地上到处都是七零八落的布条。后经一位老道长点化,才豁然开朗。原来,道教以“黄”为尊,以“九”为最大、最吉祥数子。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8

         老子手指上有奇特的天然蜂窝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29
于是,工人们把原先6条白色横幅换成9条黄色的,后直到工程结束,连续22天没下过一场大雨,横幅也安然无恙地高悬直至施工结束。施工中,还曾出现两侧山体因雨水造成较大面积滑坡,但唯有神像坐落之处丝毫未动,是否属偶然巧合?众说纷纭。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30
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
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