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中有异味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

 无嗔胡说馆 2017-07-14
中医认为口中有异味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比如:“心热口苦,肺热口辛,肝热口酸,脾热口甘,肾热口咸”,《丹溪心法·口具酸苦臭辛咸之异》:“肺热口辛,宜泻白散”。另外也与一些病理产物有关如:“口甘……若脉滑,兼嘈杂,属痰火,宜滚痰丸”,用于临床确有效。
1:口苦 多见于胃肠热证、肝胆热证,辨病以急性炎症为多。亦有肾气衰微虚阳上浮所致,临床不多见。
2:口淡 多见脾胃虚寒,辨病以肠炎痢疾为多。
3:口甜 肝脾痰火、脾胃湿热为多。此外,有脾气虚不能收敛津液而致“脾精上承”者,则为虚证。辨病多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炎症、糖尿病。
4:口涩 多见肝胆郁热,土败木贼证,辨病多见癌症晚期,常伴纳差。涩亦主阴津不足,或肝郁化火伤阴,或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多见于神经衰弱。
5:口酸 多见肝经火旺,辨病多见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返流性食管炎。
6:口咸 主肾阴阳两虚,多见于各种脏器功能衰竭,亦有少数属肾经湿热或心肾不交的轻症。
7:口辣 多肝肾阴虚,风阳扰越,或无形气火夹痰为患,心胆不宁。辨病在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多见。 另外,正常人劳累思虑过度,睡眠不佳,亦可有短暂、轻度味觉异常,如口涩等,不需治疗,休息后可自行消失。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甲硝唑、少数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致味觉异常,停药后可消失。



1-舌苦:指自觉舌上有苦味。苦为胆味,胆汁分泌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苦属火,火气盛则苦,舌居口中,故《内经》称舌苦为口中苦或口苦。‚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灵枢·胀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素问·痿论》);‚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奇病论》)。元·倪维德《元机启微》:‚口干舌苦,眵多羞涩,稍有热者,还阴救苦汤主之……无口干舌苦,眵多羞涩者,助阳活血汤主之‛,可见同一眵多羞涩之眼疾,由于舌象之不同,治疗方药即有区别,可见舌诊对眼科的辨证施治颇为重要。《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口舌》也将口苦称为舌苦(口甘为舌甘,余仿此)。
2-舌甘:舌甘即舌甜,指自觉舌上有甜味。舌甘甜多为湿浊,与脾的关系较大,所谓稼穑作甘,脾喜燥而恶湿,湿易困脾,因而舌有甜味,须芳香化湿醒脾之品治疗。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既运用舌觉来诊断疾病,又据此分析病因病机,预测转归变化,立法且凭舌用药,实为运用舌诊的范例。
3-舌淡:指口中无味,舌上味觉减退,或舌的味觉迟钝不敏锐。由于《灵枢·脉度》认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因此本症多与脾胃失于健运有关,或为脾胃气虚,或为脾胃湿阻,亦可见于寒证。《内经》的‚不欲饮食‛(《灵枢·热病》)、‚不欲食‛(《素问·厥论》)、‚不欲食欲‛(《素问·咳论》)与舌淡有一定关系,《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称‚口不知味‛,《罗氏会约医镜·论口病》称‚口淡乏味‛,《中医临症备要·口唇症状》称‚口淡‛、‚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张介宾认为:‚即如口淡一证,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故凡临此者,但察其无火证无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早在《礼记·大学》中已认识到味觉主宰于心:‚心……食而不知其味‛。
4-舌酸:自觉舌上及口中时感有酸味,甚者闻之有酸气。舌酸应与吞酸鉴别,后者是胃中酸水上泛;本症则仅自觉有酸味,而无酸水泛出。多由脾不运健,食滞不化,或暴食伤脾,食积肠胃,浊气上泛于舌所致。如朱震亨认为:‚肝热则口酸,木乘脾口亦酸‛(《丹溪心法·口具酸苦臭辛咸之异》),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支持此观点:‚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陈言则认为‚宿食则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口病证治》),就病因而言,唐容川又认为舌酸与湿热有关:‚口酸是湿热,观炎天羹肉过夜则酸,便知酸是湿热所化‛(《血证论·口舌》)。 
5-舌咸:指自觉舌上有咸味。甚或伴有咸味痰涎排出者,如《通俗伤寒论》说:‚口咸吐白沫者,肾水上泛‛。咸味入肾,一般认为舌咸多与肾虚及寒水上泛有关。如《张氏医通·七窍·口》认为:‚口咸,肾液上乘也‛,而《中医临证备要》进一步指出‚口咸,系肾液上乘,属虚火者,用滋肾丸引火下行,属虚寒者,用附桂八味丸加五味子‛,也有认为与七情、五味太过有关:‚夫口之为病……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所致‛(《医学正传·口病》),唐容川则认为与脾有关:‚口咸是脾湿,润下作咸,脾不化水,故咸也‛(《血证论·口舌》)。值得一提的是《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口舌》认为乌贼骨淡胃除咸。
6-舌辛:指舌有辛辣味,或伴舌上麻辣感,临床上舌辛较为少见,以心胆不宁,无形气火夹痰浊为患居多,《通俗伤寒论》认为:‚口辛者,肺热入胃‛,《王叔和脉诀·诊法》也认为‚肺热口辛‛,朱丹溪曾云:‚肺热口辛,宜甘桔汤、泻白
散‛(《丹溪心法》);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有类似论述:‚
7-口辣,口内有辛辣味,伴见舌上麻辣感,或挟有腥气,皆为肺热,用加减泻白散‛。

舌其它感觉异常

指舌味觉改变以外的舌感觉异常,如舌温觉及其异常、舌紧硬等触觉及其异常、舌痛痒涩麻木酸胀等感觉异常、舌腻燥粘等特异感觉异常等。
舌温觉及其异常:常人只对冷或热的刺激有感觉,如饭太冷、汤太热等,若无冷热刺激,则舌无异常的冷热感觉,在病理情况下,虽无冷热刺激,舌体或舌的局部却有冷或热的感觉,称为舌温觉异常,如舌下冷、舌热等。《灵枢·经脉》中已有‚口热‛之记载,《医学启源》也认为‚肾生病,口热……‛;临床所见,口热多伴舌痛或肿,如《医学摘粹·杂证要法》:‚舌之疼痛热肿专责君火升炎‛;舌灼热疼痛指舌上有火烧样的疼痛感觉。这种舌觉的产生多因火邪内盛上炎于舌所致,舌灼热疼痛常与舌尖红赤、舌红、口舌生疮等同时出现。现代医学曾有研究认为严重脱水时摸到舌有寒凉感是重要体征之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云:‚妇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矣‛。宋·陈自明在《妇人良方》(1237年)又有‚舌下冷‛的记载,而施桂堂《察病指南》(1241年)则云:‚寒热并作,舌下脉青而黑,舌卷上(下)冷,子母皆死‛。
舌触觉及其异常:常人舌体触之或扪之津润而不干燥,无明显不适或异常感,若舌转动或运动、触之或扪之、揩之、刮之等则有异常感觉,可称为舌触觉异常。《中医临证备要·舌上疮毒》云:‚舌菌,往往肿突如鸡冠,舌本短缩,触之痛不可忍,津涎臭秽逼人‛。‚舌干……有厚腻粗糙,扪之如沙皮的‛;《疫疹一得·疫病篇》有‚疫证初起……妄投温燥,其病反剧,其苔愈厚,津液愈耗,水不上升,二火煎熬,变白为黑,其坚如铁,其厚如甲,敲之戛戛有声,言语不清,非舌卷也,治之得法,其甲整脱‛等记载。
其它舌觉:舌痛觉又称舌灼痛、舌本痛等,其疼痛性质除了呈灼样疼痛外,还有辛辣痛、干燥痛、麻木痛、涩痛等感觉,疼痛部位可见于舌尖、舌根、舌边、舌背以及整个舌体,但检查舌部时有一些并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现象。《灵枢·经脉》已有记载:‚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舌痛多由舌生疮痈、舌光剥、舌碎裂、舌外伤、舌尖红刺等所致。舌痒觉是指舌体的色泽和形态无明显异常,但舌体感奇痒欲抓搔者称为‚舌痒‛。《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记载,《灵枢·刺节真邪》也谓‚或痛……或痒……此皆邪气所生也‛,一般认为舌痒多为心肾阴虚或心火炽盛所致,也有因风邪而致舌痒者。舌麻觉是指舌麻木而感觉减退,甚则虽刮、戳、搔其舌,麻感仍不解者。舌麻多血虚、肝风、痰阻等,如《辨舌指南》说:‚舌麻者,血虚也。
麻木而伸不出者,内风挟痰也。若麻木连口,延及嘴角、头面,症见呕吐痰涎者,痰多气滞也。有因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肝风震动而舌麻也。亦有因五志过极,阳亢阴衰,风从火出而舌麻也。皆宜柔润、养血、熄风。挟痰者,兼豁痰、宣痰‛。也有因‚心绪烦扰,忧思暴怒,气凝痰火而成‛(《中医临证备要》)。若为平素肝阳偏亢者,舌麻感常为中风先兆,应引起足够重视。中医认为,血虚者舌体失养故麻木不仁;痰盛者阻塞舌络故舌麻木而强硬不灵;肝阳偏亢则化风,筋脉劲急则舌麻震颤,或舌强语謇,吞咽不利,多为中风先兆。此外,某些药物(如乌头、半夏、胆南星等)有毒性,服之不当,也可出现口舌麻。舌胀觉在《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儒门事亲》等书均有记载。舌胀既不同于舌肿,又有别于舌胖,舌肿、舌胖均可有程度不同的舌体增大,以形体的改变为主,而舌胀则是舌体的异常感觉,舌胀也未必有舌体的增大,舌肿可兼有舌胀,由于舌胖为舌肌呈弛缓状,故而舌胖一般不兼有舌胀,舌胀常见于气滞,若舌肿胀则可因外感风寒、心经郁火、心脾热盛、脾虚寒湿等引起。舌涩觉是指舌上有如食生柿子的感觉。每多与舌燥同时出现[2]。舌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燥热伤津所致,故常与干燥糙裂舌同时并见;或脏腑阳偏盛,气火上逆也感舌干涩;也有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者,如陈无择《三因方·口病证治篇》说:‚烦、燥则涩‛。而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口舌》中认为:‚舌涩是风热,通圣散去芒硝大黄治之‛。舌腻觉是指舌有粘腻不爽的感觉,常伴舌苔厚腻,多由湿浊、痰饮、食滞等原因所致。舌腻常兼味觉异常,辨证有寒热不同。如舌腻而甜多为脾胃湿热;粘腻而苦多属肝胆湿热,粘腻而淡,多是湿浊中阻。
自啮舌:早在《灵枢·口问》已有自啮舌的记载:‚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啮舌,就是自咬舌头,或不由自主地嚼咬舌头,为‚内风‛症状之一,《中医临证备要》倡‚用神圣复元汤加减‛。啮舌发病时神识昏糊,不论成人、小儿,凡抽搐动风者均可发生。《舌鉴辨证》认为:‚黑烂自啮舌,脏腑热极兼受秽毒也,患杨梅疮者多有之,他证罕见,宜三黄银花承气等剂,土茯苓作茶饮治。如不效则将如旧说所云,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也‛。早在《颅囟经》已记载:‚孩子惊痫,不知,迷闷嚼舌‛。而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癫痫证治》也已认识到:‚五痫……若目瞪咬舌,其声如羊,证属心也‛。国内外均有‚癫痫患者大发作后可见舌被咬破‛的报导。
此外,《金匮》尚有‚舌即难言‛,《辨舌指南》尚有‚舌断‛,《世医得效方》有‚舌烂‛等记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