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城县明清两代尚书故里见闻

 雲泉 2017-07-14

古往今来,一个家族的兴盛与其良好的家风、家规有着深刻的联系。因而,家风、家规构成了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涵。明清两代,在山西省阳城县,曾经出过四个尚书,其中有两位出自白氏家族,这一独特的人文现象,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大传奇,为人们津津乐道,流芳百世。在此之后400多年的光阴里,他们为官做人的高尚品行、人格魅力以及浸润其中的家风,不仅没有在岁月中老去,而且随着时间沉淀,愈发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清芳,深深地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白氏后人。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阳城,走进那些几近废墟的尚书故里,走访了白氏家族的几位后人,近距离地感知了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400多年来一脉相承的尚书家风。

崇文重理谱华章,八座双隆溢清芳

阳城县城,有凤凰城的美誉,这是一座在全国都较为罕见的“城上城”。在繁华的凤凰东街,有一个叫化源里的地段,便是阳城白氏两座尚书府的所在地。在化源里的东圪洞,就是现今的前进巷内,一座六院相连的院落,便是明朝天启年间工部尚书白所知的府邸。曾经显赫的厅房院、尚书第和解元第,如今已成了一院院残破的危房,只有北面的三间正房还算完好,但室内室外多处都有修补的痕迹。

阳城县明清两代尚书故里见闻

白胤谦花园老房子

而在对面的龙门巷,则是另一位尚书的故居。高深的大门上,至今仍悬挂着一块沧桑的木制匾额,上面写着“归庸斋”三个遒劲的大字,是清顺治刑部尚书白胤谦的书室名。曾经分为白家院和白家花园的官居,早已被现代建筑所取代,无迹可寻,只有进士第高大的门庭依然耸立着,昭示着白氏家族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白氏后人白建民介绍说,明清时期白氏一门科第联芳,群星璀璨,不是偶然现象,是白家崇文重理,兴学重教的结果。白建民说,经过近几年的深入调查和考证,阳城白氏为唐代大诗人为白居易之后裔。元末,洛阳白贵为避战乱迁往陕西省清涧县。数十年之后,在返迁洛阳时,其孙白愈落户阳城,从此白氏在阳城繁衍生息,开枝曼叶。作为阳城始祖的白愈秉承着诗书之家的文风,勤学善书,明洪武年间中举,曾任河南肴洲教谕。到了八世,也即从白所知的父辈起,白氏宗族在科举之路上,一路攀登,走向鼎盛。其父白铎为例贡。其叔白监为明成化年间的举人,曾任陕西洛南的知县。据史载,白所知,少小聪颖过人,目光如炬,品学优良,十岁便能做出好文章来。明万历壬午乡试第一,为山西解元。次年高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官居工部尚书,并获太子太保。其侄白胤谦,是明末的进士,后成清初顺治时期的刑部尚书。

据统计,明清时期,阳城白氏先后出进士3人,举人13人,贡生36人,21人受封、赠、恩荫,3人入了乡贤祠,6人入了忠孝祠,17人在县志中有传名录。缘于白氏先人功名卓着,德业文章光耀史册,民国初期,县内拔贡白秉昌出资在凤凰城十字街修建一座石牌坊,上书“八座双隆”,以铭记这一荣耀。

“注重推崇和钻研理学,是白氏宗族的一大传统。”同行的白乾胜说。历代白氏宗亲,皆推崇理学,潜心研究,不懈追求,并将此应用到为官做人的实践之中,成果斐然。白所知早年就与其弟白所蕴一起学习易经、理学,在遭受到政治迫害,致仕归乡之后,他闭门谢客20年,潜心于理学,收获匪浅,书法超群。

而从小就深受白氏宗族理学影响的白胤谦,更是把理学的研究推上了高峰,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白胤谦继承家学,早年即以理学名家,为清初大儒。晚年杜门谢客,以“归庸”名斋,穷究理学,功夫愈深,涵养愈熟,深入性理奥秘之处,仍刻厉进修,不肯少懈。白胤谦的理学主张“求仁复性”、“存诚主敬”,其要旨在于“躬行实践”。白胤谦以“无我之我”的“真我”境界立身于朝,以“清忠端亮,式和且平”的风范见称于世,淡泊名利,不欺其志,能持禄保位,不牵涉党祸,虽然居官无赫赫之声,但后来也未被列入《贰臣传》。魏象枢称他为“文清(薛瑄)以后一人”,陈廷敬也称他为“理学宗盟”,可见他的理学成就及其在清初的宗师地位。白胤谦的后人,同样延续着这一传统,其子白方厚十分执着,书史之外,别无他好。曾说:“文章是道理的花朵,没有心里无所感悟而能写出好文章的。他对义理研究颇深,早早离世。白胤谦说:“这个孩子的志向,是不愿像一般人一样终结此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