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会做方案吗?

 fangkongge 2017-07-14





做方案

是任何一个设计人员都要接触到的

不管你是做平面还是景观

都要在成千上万的方案中摸爬滚打

好多设计老司机做了多年设计

但还是对于方案的认知有所偏差

以至于在交流的时候

报怨设计越来越不好做

钱不好赚了等等


这时候我们该问一句


你 真 的 会 做 方 案 吗?


比如景观行业

目前的汇报方案套路特别深

总结起来就是三件套

区位,分析,效果图


方案除了效果图

其他地方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而这样毫无逻辑的套路

究竟能走多远?


我们打开任何一个方案

在缩略图中就能够看到

区位、分析、效果图这三件套

以至于汇报中

甲方好几次直接要看效果图

前面的看都不看


这个真不怪甲方

大环境造成的


抛开外因不谈

一个好的汇报方案

绝对是一个好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的体验吗

如果能让甲方像听睡前故事一般

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也就是跟着你的逻辑思考


漫画来自薛宏


三个和尚的故事

至今都能让人能记住

这就是一个好的故事


我们知道一般故事由三部分组成

而归根到底是

主角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仍旧以景观汇报为例

景观文本如何来讲好故事呢?

我们不谈方法,只谈原理

当你抓住了最根本的原理

故事的形式就可以由你发挥了


故事的最初我们都要有个主角

而在景观设计中

我们的基地就是故事的主角



这块地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开发

所以在方案中,我们首先要

理解这片土地开发的动机



总结就是理情

把所有利益方做一个梳理

并不是要你人情世故

而是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比如一个公园建设

从政府方面来讲是政府的政绩

城市的新名片等

从百姓方面说

给每个市民和游客的一个新的去处

丰富生活

这是一种潜在的长效的影响

最后还要考虑一下

项目能不能带来一些巧合利益

说白了就是没有想到的增益


这三个方面可以画成一个三角

可以称之为理情三角



把情理顺也就能走在甲方前面了

不会因为没有考虑到的利益关系

导致方案的巨大失误

我们的方案就不会

一下子被甲方推倒了

和理情一样重要的还有相地

古代叫做勘舆


 

水龙经是中国古代相地的重要著作


说白了就是看现场

方案中甲方最不愿意看的就是这块

因为太多的方案

把相地都泛泛归纳为区位

开始罗列信息,十分的无聊



这种无聊的区位分析

还有多少人会喜欢看呢?


作为当地人的甲方肯定要比你更了解

所以我们在相地的时候

要更加关注场地本身

尽量记下场地中的明显特征

土质情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然后替甲方归纳好

这样对之后的方案也是很有意义的



尤其要注意的是场地的边界

景观发展到今天

对于边界的处理和认识

往往决定了一个方案的走向


说实话甲方恨不得让你

明天就把方案放在他桌子上

而相地却又是最花时间和精力

建议是针对于快速设计方案

我们至少在做之前去两回:


第一次

对场地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第二次

带着草图和意图去复核场地

相地也包括了

区域文化的梳理和挖掘

很多方案在罗列文化

这种不思进取的设计套路

在行业内极为泛滥



这种文化罗列

除了视觉突出,意义不大

要知道文化符号和故事的产生

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和背景

如果能讲区域文化有逻辑性的梳理展示

不仅对于甲方

对于整个方案来说

思路都会更加的清晰

在方案中整理的先秦文化


整理的时间轴


所以虽然最后表现出来的

还是文化的侧面

但我们做设计就需要整理成线

把文化的脉络把握住

方案就不会跑偏了


理情和相地做完了之后

是不是就要动手画图了呢?

no!

对于人和地的判研

能让我们得出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所谓共同点就是

方案大的基调和秉持的价值观

这极为的重要

正所谓三思而后行

如果缺少了这一步骤

方案变成飞机稿就指日可待了

其实这种价值观

就是我们下面做设计的基础手法



比如,对于北方景区的开阔景致

和南方院落的精巧细腻

可别小看这么几个字

方向上的微偏就能导致全盘皆输

说了这么多

终于轮到设计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上面我们说过

通过理情和相地

会得出一些矛盾点

这就是我们需要用设计解决的问题

常说设计师就是

在做一连串问题的选择

而怎么选就

依靠每个设计师不同的特质了




而我们设计师做选择的手段

或者说是方法,就是各种的

分析图,立面,剖面,功能,区位分析

分析图要有目的地做

不是几张好看的图就能解决问题的


分析是给基地做了一次核磁共振


分析图是设计师

对于一连串问题的选择

它们会推导出一个不可逆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我们具体的设计内容

表现在汇报方案中

就是效果图,意向图

曾经听过

汇报只用了几张效果图的

这当然可以

如果你有强大的汇报能力

临场的应变能力的话

但单效果图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方案

它顶多是故事当中的结局

在刚工作的时候

每到做效果图,都会犯愁

感觉有数不清的图要做

而成熟的设计师面对选择的结果时

会聪明地选择取舍

巧妙的取舍能减轻工作量

还能突出方案亮点

而亮点才是

我们需要效果图最原本的初衷


最后方案是需要适度留白

对于一些暂时不可解的问题

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少做甚至不做

设计不能也不可能一次性开发到位

真是如此的话

这个项目会过时的非常的快

适当留白也给

后期的提升和改造留下了机会

总结一下

在拿到一块地设计之前

就应该相地理情

可能还要符合上位规划

从而形成一种基调价值观

而设计师是遵循这样的价值观

去做一系列的选择 | 分析

最后形成结果 | 亮点效果


如果一个方案做到了上述的逻辑

那么起码是一个合格的方案

每个板块都是相互联系

具有逻辑和承接关系的



有了好方案

当然还需要精彩的现场演绎

这就看各位设计师演讲的能力了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