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RS2017】李广平专访: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是否有临床意义?

 水滴石穿ljw 2017-07-14

教科书有言,“预激综合征的意义在于其引起的心律失常”,即在不引起心律失常的情况下,预激综合征患者与普通患者无异。这句话是否正确呢?在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学大会期间,“心在线”特别邀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广平教授做客媒体采访间,畅谈无症状预激综合征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


访

一、症状性预激综合征要及时干预吗?

预激综合征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一类结构性异常,但并不表现为心脏大体结构的异常,而是房室间存在附加旁路。

部分教科书将预激综合征等同于WPW综合征,其实二者并非完全对等。预激综合征是指任何一种可使心室提前预激的综合征,包括LGL综合征、Mahaim纤维传导异常等。此次主要介绍WPW综合征的相关管理。

症状性WPW综合征患者常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合并房颤,此类患者旁路不应期较短,传导速度快,其RR间期变短,甚至<220 ms。若患者后一个R波落在前一个T波上,很有可能引发室颤。故此类患者需紧急处理,否则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二、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是否有临床意义?

不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激综合征是否真的没有临床意义?李教授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预激综合征患者10~15年的随访期间,约30%患者存在不明确的心律失常,在某些应激状况下个别患者可能会引发猝死。因此,所谓的无症状预激综合征并非完全良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高危风险。

B型预激、合并心血管畸形、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均是无症状预激综合征的潜在高危因素。附加旁路位于右侧房室环的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其心电图V1、V2导联呈QS波,V5、V6导联呈R波,类似左束支样图型。因此,对于间隔右侧旁路的患者,尤其是QRS波较宽时,有50%的右侧间隔预激可以发生心功能损害,其发生心肌病和心衰风险较高。

合并心血管畸形,如房间隔或室间隔先天畸形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同样属于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对心脏造成的损害远比正常人群严重得多。

除此之外,合并肥厚型心肌病者也在高危人群之列。


三、如何治疗?

对于存在潜在高危心律失常风险的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患者,当前指南建议及时行导管消融治疗,若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发生房颤,导致猝死。

选择治疗方案时,还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房性、室性早搏等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无症状预激综合征年轻患者的预后有别于老年患者,因此,应个体化区别对待。

另外,预激综合征患者选择药物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特别注意。例如,普通心衰、心梗患者可接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但预激综合征患者需特殊考虑,因洋地黄类药物可能加快旁路传导速度。高血压患者通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但对于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或许是一种危险因素。总之,预激综合征患者需要及时干预,而不是“放任自流”。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