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做完心电图,怎么又要做24h动态心电图?

 耘禾 2017-08-09




不是刚做完心电图么?怎么又要做?

不一样的,这次是24h动态心电图?

不都是一样的,确定不是坑我么?

唉,让我慢慢道来,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区别。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常规心电图被广泛地应用到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中,但是由于其所记录的时间短,所以只能记录到短暂的心电变化


动态心电图(DCG)又称Holter,逐渐弥补了这一不足。DCG是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体表心电,它能一次连续记录3导、12导24 h以上的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可检测出普通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一过性的、间歇性的心电异常信息,如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损伤等。 


1.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


· ST 段的改变


很多研究认为动态心电图检测的ST 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等其他方法,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上有良好的一致性


ST 段的改变是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也是心肌缺血早期标志性的变化。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抬高可有多种形态,包括斜坡型、凹面向上型及平台型,严重时可呈弓背抬高。


在对ST段改变的研究中,不伴有症状的短暂ST段压低被很多人所关注,这种ST段改变被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其不伴有症状的原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者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在上午6-12点时最为频繁,而0-6点时出现最少,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存在相似的昼夜节律。


·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产生心悸、眩晕、气促、胸痛、晕厥、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猝死,早期发现和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急性心肌缺血的发作,从而降低猝死发生的概率。


动态心电图能够24h连续检查患者的心肌供血状况,对于心脏的血流供应状况更加敏感。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及时检查出心肌缺血状况,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


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捕捉到运动试验无法捕捉的ST 段变化,尤其是在凌晨等变异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好发时间。同时,它可以检测出短暂的心肌缺血,尤其是隐匿的、短暂的心肌缺血,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查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而难以发现的突发的、短暂的心肌缺血,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对于出现过黑朦、心绞痛等的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应尽量使用动态心电图来进行监测,以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2. 动态心电图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合并出现时,二者互为因果加重病情,则其猝死、心脏性死亡的风险将明显加大。


常规心电图只能反映1 min心电活动,对一些阵发性恶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很低,需采用心电图长时间持续监测才可捕获相关信息。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患者,则需要加强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可统计心博次数10万多次,等同于2160个的常规心电图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特点,从而尽早抗心律失常治疗,控制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3. 动态心电图在病窦综合症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临床上病窦综合征的心律失常以混合型多见,而且常以快慢综合征为其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易于发现此特征性心律失常表现


另外,动态心电图还可以发现在快速心动过速终止较长时间后才出现的窦性激动,它直接证明了窦房结自律功能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长时间的窦性停搏能造成脑组织缺氧而发生阿斯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出现长间歇,常常无症状,所以必须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才能得以诊断,给患者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降低其病残率和死亡率。


此外,对易发生较长时间的心室停搏危及生命的双结病变者,均应植入起搏器治疗。而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感知异常、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更高可作为临床捕捉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异常的重要手段。


这下,你明白了吧?

不好意思啊,原来,动态心电图有这么多的优点啊

临床中的每一项检查都是有意义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