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艾灸3个地方~教你百病不沾身!

 沧海一滴水8uba 2017-07-14

什么是阳气?

我们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人体的阳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是如何消耗掉的?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专家表示,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阳气不足是现代人的通病


所谓阳气就是人的生命之气,即中医所说的元气。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有对“阳气”的相关论述,称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世上万物生长皆靠太阳;人若是没有了阳气,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停止,生命就会结束。

  

人正是依靠着这股阳气的推动和温煦、蒸腾与生发功能,才得以让体内的血液流通和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正所谓“阳气在人在,阳气无人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称“气为血帅”,这一个“帅”字便足以说明阳气的重要性。


那么在生活上有哪些习惯要注意的?


1

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2

运动养生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3

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4

夏至养生先养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


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养心。


5

夏至艾灸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在三伏天敷贴或艾灸,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最适合艾灸的两大人群:


1、 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2、阴阳失调,久寒侵体者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那么夏至如何艾灸养护身体增加阳气呢!


为什么夏天要养阳气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养阳”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春夏养阳”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艾灸就是一种扶阳补正、祛瘀散寒、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的中医疗法。艾为纯阳之草,灸为纯阳之火,对人体阳气的提升,有神奇的效果。

坚持艾灸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就会发现,气血充足了,眼睛清澈明亮了,神采奕奕,精气神十足,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


因为艾灸,通过经络将正气注入你的体内,循经导向,找到身体中的寒湿病灶,并将它们排出去,让人体脏腑阴阳平衡、气血正常运行,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是艾灸之火力、药力使隐藏在脏腑深处疾患,功拔到体表,但还没有完全排出体外的表现症状,是非常好的效果体现。正所谓《扁鹊新书》所说:“温养阳气,禁戒寒凉。以灼艾为第一。”


那么艾灸是如何养阳的,请听小善怎么说:

 


1、  灸头部(百会穴):


点燃艾条,以旋灸法对准百会穴,顺时针逐圈向周围旋灸(9圈)至发际处,在逆时针逐渐划圈汇至百会,此为一次,共做8次。


百会穴——健康长寿穴


作用:百会穴为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其穴性属阳,是人体阳气最充盛的地方。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艾灸眼睛

使用眼睛2联灸,眼眉处分布着睛明穴、攒竹、鱼腰、瞳子髎、丝竹空、阳白等各经的穴位。 此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眼部疲劳,保健视力,预防近视眼老花眼。


作用:内经上说:肝开窍于目。睡觉即是养肝,养肝就是养眼。充足的睡眠是养眼的最好办法。经常呆在电脑前的朋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3、  艾灸神阙(肚脐孔):

接上法,以脐孔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分9次逐圈向脐孔四周旋灸,上至胸骨下方剑突下,下至耻骨上方;再逆时针逐圈向腹中间回旋灸,回至神阙穴。重复4次。


常灸神阙穴——万病会自灭


作用: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神阙穴,能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达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功效。


我们中医强调的就是系统,有的人要么就艾灸背部,或者腹部,或者脚,这都是在局部艾灸养生,没有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通畅运行。所以,艾灸的部位,不能学西医那样,头痛,艾灸头,肚子痛艾灸肚子,必须是全方位的。


今天小善给大家推荐这款全套灸衣,可以让您全身都能艾灸得到。那么小善推荐的这全套灸衣有什么功效呢!(详情请看视频)


1、眼睛灸: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和眼睛相联系,眼睛的视觉功能源于肝经阴血的濡养,若肝经的阴血不足,就会导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型至夜盲;


那么这款产品可以对缓解眼部疲劳,疏通经络,改善营养得到很好的帮助;



2、3联耳朵灸:不但可以艾灸到百会穴,还可以同时艾灸得到耳朵,这款产品具有对: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目眩失眠、失眠、阳气不足、神经衰弱起到很大的帮助;



3、7联灸:可以有效针对背部、腹部、腰部来进行艾灸,同时可以拆卸自由组合


那么这款产品可以对腰部疼痛、痛经、疏通经络、督脉、颈椎痛等病情都有很大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