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除寒湿首选艾灸

 cuishg 2017-07-14

                              


 

代人的体质普遍寒湿,寒中往往又夹杂着湿,寒还好说些,这湿就难祛了。古语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祛除寒湿有多种方法,包括吃中药、刮痧、拔罐、甚至喝红豆薏米粥,但是这些方法总体来说收效甚微。祛除寒湿,最好的方法还是艾灸。

 


们先了解下什么叫“湿气”,所谓的“湿气”实际上就是水,但是这种水不是普通的水,而是“酸水”,也就是身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垃圾,这些代谢垃圾普遍呈酸性(具体化学分析在此暂不展开),这些酸性物质代谢不掉,不能及时排除体外的话,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酸性物质积聚在关节处容易产生风湿、类风湿;积聚在内脏就容易产生增生甚至肿瘤;积聚在血管就容易腐蚀血管壁,造成血管壁薄;积聚在前列腺就容易造成前列腺肥大;积聚在手足就容易引起痛风等症,人们经常说酸性体质不好,原因也在于此。好在我们人体是一个精密的复杂机器,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了防止这些酸性物质(也就是湿气)到处乱跑,侵害身体健康,就把这些酸性物质暂时封闭起来,让他不对身体内脏、关节等重要部位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体内封存酸性物质方法就是用“油”包住“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油包水”,油包水”大部分是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皮下,这种脂肪是有“油”又有“水”,油水交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肥胖的人普遍湿气重的原因,当然肥胖的人也不一定湿气重,是不是湿气重,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鉴别,就是揪一下上臂的皮肤,看皮肤是否能和肉分开。“皮肉相连”的湿气重,反之湿气不重。



们知道了“湿气”的形态就要想办法去掉湿气。怎么去呢?艾灸是最好的方法。与植物油是液态的,能够流动的特性不同,动物油是固态的,不能流动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猪油很多都是“油包水”,在锅里炼猪油的时候这种水就会出来,迸的“砰砰”作响,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温度”起到的作用。对于我们人体而言,化解这种固态的“油包水”的最好方法也是“温度”,而提高温度的最好方法是“艾灸”,“艾灸”能够深入皮下10mm发挥作用,化开“油包水”形态的脂肪,然后代谢到体外。其他的几种方法效果都不佳。

这种化开的“油包水”再通过皮肤、大便、小便几种形态排除体外,完成湿气的排除过程。我们经常说的艾灸过后要多喝水,原因也在于此。



灸祛湿要注意方法。首先要注意疏通经络,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做下按摩,疏通经络上的郁堵,然后再艾灸;其次还要注意穴位的搭配,主穴配穴结合,注意灸四肢,尤其是腿部的穴位,引火下行,防止上火;再者,还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前期重在解决经络郁堵,后期重在培补阳气,否者顺序颠倒了,也容易上火。有些时候,患者全身过敏,或者身上起红点,往往是湿气重而又经络不通的表现,艾灸之力不能深入患者体内而循皮肤散布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生类似的问题就要注意以上几点了。

 

湿气是万病之源,祛除寒湿首选艾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