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无为”修行——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道德经学用 2017-07-15

时空轮转,年复一年,六月我们又轮转到宇宙“无为”月的时空点上。感恩老师再次引领我们道信家人步入“无为月祈祷文”的宇宙修炼道场,让我们尽情享受沐浴大道“无为”之阳光雨露,冲刷荡涤心灵上留存尚未清除的污垢。

“无为”是什么概念?“无为”,绝非是能从字面上按普遍常规思维所理解的那种“无所作为”或“无所事事”。在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中,老子崇尚逆向思考,善用反思维方式阐述道的规律,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正言若反”等来揭示自然界万事万物生、存、灭、亡客观规律的真谛。从而阐明和教化人们:成功人生要获得天长地久,必须以天地为镜,以圣人为榜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见《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综观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篇章,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专指那种完全没有自我私利欲望和争斗心的这种高尚品德的作为。

六月是无为月,无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天地创生之爱的作为;无为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专讲默默付出、无私无我、利益众生的作为;无为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的谦卑、恭敬的作为;无为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復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少私寡欲、朴实无华的作为;无为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敬畏天道、不妄作非为之为。显而易见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天道的作为,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作为,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作为。无为原是宇宙大道本体的性格特征。

老子《道德经》传承给人类的“无为”,是天地的自然品德,是成功人生一帆风顺的法宝;是当今社会指导我们人类调节自身及与自然、社会变化的平衡的大依据和方法论。

在现实中,我们常人生活在五浊的世界中。我们时常有被“我见浊”烧灼,终日执着於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由此分别出你、我、他;分别出是与非;分别出功与过;分别出爱与恨、讨厌与喜欢。处处、事事显耀出自我之能事,轻视、排斥、否认、甚至攻击他人,常为生活锁事逞强好胜、争辩不休,造成家人、亲朋好友之间有失和气,有失快乐,搞得自己也心烦意乱。也时常有被“烦恼浊”中的贪、嗔、痴、慢、疑迷惑颠倒,黑白不分、真假不辨,弄得神情恍惚、身心疲惫。更有不堪的在“众生浊”中被生、老、病、死折磨得生不如死;在“命浊”中忍受饥寒、贫困、潦倒苦难;在“劫浊”中碰到无常的。难道我们人类的生命,就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只能是无奈吗?不,在我们中华的古文化中,我们的古圣先贤老子早在2500百年前就为救济超拔一切苦难大众,开出了“无为妙用”解救的良方,见《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但这真是:良药苦口,必亲口服下,才能解毒得救。绝非旁人所能替代。

回顾自己学习老子《道德经》的路程,所谓学道、学德、练习修道也有数年,虽也能背诵上《道德经》81章节,但收获效果怎样呢?非常惭愧。这真如学道得道人所言:“知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证道”难;证道容易,“合道”难。

“行道难”,难在我们生活在常人环境中,那种背道的习气已习惯成自然,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念、一行会很习惯地不加思索地冒出“我”字当头的习性。“行道”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必须跳出“小我”的圈子,舍掉“我”字当头的私利,改习性,所以说“行道难”。

行小道容易,“证道难”。难在自己行走在“背道”上,却还自认为行走在世俗的正道上,或以侥幸之心行走在“好径”之路上,悟不到、悟不透道的本体。“证道”必须以百姓心为心,必须无条件行利益大众之事,所以说“证道难”。

行一、二件“证道”的案例容易,“合道难”。“合道”是圣人的品德,合道即是一切为人、处事都必须依据自然客观规律而行,合道是“自我”本性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私己、矫揉造作。合道是人道合乎天道“抱一”的境界。合道在行道、证道路上,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合道在行道、证道路上,必须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合道在行道、证道路上,必须拥有一颗如如不动、万劫不退的初心。所以说“合道难”。

真诚感恩老师在无为月为我们道信家人传授“无为”修炼的“三步走”方法论。即是:有为——无为——无不为、有私——无私——成其私。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无为的前提条件是忠心为民,一心为公,整体和谐。无为的道德真义,是必须要经历“有为”的考验。

我知道,经历“有为”的考验,具体的落脚点就是要践行:不贪心,要知足;不自私,要舍得;不埋怨,要感恩;不发怒,要微笑;不冲动,要忍耐;不记恨,要宽恕;不恐惧,要心安;不烦恼,要乐观;不批评,要赞美;不嫉妒,要欣赏;不自傲,要谦虚;不争功,要分享;不计较,要宽宏;不懈怠,要精进;不欺骗,要诚信;不妄作,要敬畏。

我知道,经历“有为”的考验,关键就是要关闭自己眼睛向外专注看别人不是的功能,要开启眼睛向内专注看自己不是的功能。

我知道,无为的“三步走”法则是:有私——无私——成其私。所谓“有私”即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从亮化本我的神性品质开始,修炼从完善自我开始!只有好了自己,才能有可能世界因我而更加美丽。

最后,在无为月宇宙共修的神圣殿堂,让我点上“戒、定、慧”心香一炷,让我把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的方法论,时时刻刻按放在自己生命的供桌上;让我把老子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日日夜夜按放在自己生命的供桌上;让我把经历“有为”考验的十六 “不”与十六“要”,即:不贪心,要知足;不自私,要舍得;不埋怨,要感恩;不发怒,要微笑;不冲动,要忍耐;不记恨,要宽恕;不恐惧,要心安;不烦恼,要乐观;不批评,要赞美;不嫉妒,要欣赏;不自傲,要谦虚;不争功,要分享;不计较,要宽宏;不懈怠,要精进;不欺骗,要诚信;不妄作,要敬畏。事事处处按放在自己生命的供桌上。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莎丽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悟道心得,不设版权,欢迎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