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攻一体,书看百家”的目的在于此,冲破你的审美界限

 timtxu 2017-07-15

不管我们学什么技能,每个人都有个初学阶段;在这个初学阶段中的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向往的、激进的,然,也是朦胧的、局限的、动摇的。

我们学书法的人,在初级阶段时,不论是自己生活中的书法老师,还是网络上的书友,给予我们最多的理论指导就是“读帖、临帖”,此理论指导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然,很多初学者对这四个字,既好学又朦胧,好学到夜以继日的赶工,不就笔,却朦胧于“怎么在欣赏之下读帖、临帖”;至于动摇、局限两点就更不用详细的说了,在我们初学时,感觉别人所说的都有好几分的道理,于是听听这,听听那,总括起来,自己很难断定别人这么多的建议中哪一种是适合自己的。书法初学之人这种“局限、动摇”的特点与自身对字的审美、欣赏能力密不可分;笔者可以说,书法初学之人对字的审美欣赏绝大部分停留在视觉感官上,比如在诸多书体之中,有人喜欢柔美的,有人钟爱刚劲的,有人向往华丽的,有人偏爱质朴等等,这些不同人对不同书体的追逐,看似是审美趣味不同的体现,但实际或许并不是,书法初学者所追逐的这些样化书体都有共同特征:顺眼。相对“不顺眼”的书体,比如傅山、王铎、张旭、八大山人、郑板桥、杨维桢等人的字被初学大军所怜爱恐怕就微乎其微了吧。

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具有欣赏、评审这一能力,这样才会自己所临的帖,越练越钟爱;对别人的字作出欣赏与品味。这就是笔者要强调的,书法人要突破自身学书瓶颈和认知局限,必须“专攻一体,书看百家”。

要知道,中国书法史上,并不是只有“钟王”“颜柳欧赵”“孙怀”“苏米蔡黄”“董文”,还有很多奇异之士,书法更是独树一帜,杨维桢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枝奇葩。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梅花道人等,诸暨枫桥人。他为官勤政爱民,狷直忤物,多才艺,诗风奇诡,号“铁崖体”,为元代诗坛巨匠,与陆居仁、钱惟善被称为“元末三高士”。

我们就借杨维桢的奇崛的书法作品,冲破自身的审美界限。

今选其《草书题钱谱》册

此幅草书题松江姚氏所藏古泉谱册,为元明人题钱谱杂文册之十。

杨维桢的书法作品对很多初学者或入了门书法者的来说,可谓是对视觉审美的冲击,怎一“丑”字了得。

然杨书下笔,力透纸背,老辣之甚,书风狂怪清劲,放逸险绝之文风。 此作更是行笔苍劲,结字奇倔,墨色乾湿燥润变化多端,谓之精品。

杨维桢书法取法高古,来源于汉晋,风格刚劲,携一股浓厚的章草之风,结笔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精益求精。

或许就有书友问了,他的字,东倒西歪、杂乱无章的;笔者见招拆招,诸多初学者对字的审美不是局限于感官吗,有种感官审美叫机械化审美,简单说,就是找字的重心,不要看字的趋势倒或不倒,圈出一个字,对字边缘画圆或矩形交叉处便是重心,会发现每个字骨力雄健、汪洋恣肆。

如果说把董其昌、赵孟頫、孙过庭等人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之典范。他的作品《城南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中可以看出。

顺提的是,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其诗文清秀隽逸,别具一格,历来对他评价很高。这点与笔者之前强调的“以文养书”又是个不谋而合,和今日的“专攻一体、书看百家”更是相辅相成。

今有书友对琴、吉他等乐器的钟爱,那笔者就多着笔一点,杨维桢于音乐的造诣也极深,特别是善吹铁笛,其“铁笛道人”的别号即因此而来得哦。

“专攻一体、书看百家”不是一句空话,它决定了一位书法者在书法职业或爱好路上走的有多远。

眼界是重要的,生活中的我们多少有所体会,然其重要不仅仅于生活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