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大爷谈针灸12:嗜睡和不寐的古方灸法

 景水观 2017-07-15



主题:傻大爷谈针灸12:嗜睡和不寐的古方灸法


有一类疾病叫嗜睡(老是睡不醒)与之相反的是不寐(睡不着)。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有同样一个穴位同样一种方法,可以改善这两种症状的灸法。


这个方法最早出自于鲍姑灸法(鲍姑是葛洪葛神仙的妻子,擅长灸法),是一种很古老的灸法,往往都是直接灸比较多,我们现在所用的隔物灸也首创于葛洪葛神仙。这个灸法是我在多年前(有十几二十多年),遇到过嗜睡或者不寐的人曾经玩过。这个病例不太多,但是比较见效。因为昨天我玩了一例,然后今早发个信息说是感谢我那个小灸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后我想起了曾经玩过的这个小灸法,现在分享给大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取穴古方记载是大趾本节聚毛处(趾头有毛处),灸之前可以用手指指尖单指按一下(有些人会很痛,有些人会麻木,有些人会发酸发胀),有感觉明显的地方,轻轻掐一个十字小纹,掐这个十字纹有讲究(不要太重 ,轻轻掐一小会儿)它可以让神经脱敏,这个地方的灸法可以用直接灸、隔物灸或悬灸皆可。


我昨晚是自己玩了直接灸,用米粒大的小艾柱连续灸了11壮,在古书记载中它要求是3-5壮。我的艾柱比古人灸法的艾柱大了一些,我是用大概黄豆大的艾柱来灸的。等下再讲具体灸法,先将为什么这么灸。


一般直接灸都是用大概大米大的小艾条,如果用隔物灸可以用姜片或桑白皮放在穴位上面,再用稍大的艾柱来灸,如果悬灸的话,大家可以选用小艾条或者香烟(如果用大艾条火力太大或者太分散,针对这种单穴需要火力集中一点,所以选艾条要选一些细一点的)这种患者相对来说也还是比较多的,用直接灸法的方法控制不好就会灼伤大趾本节筋膜,也有不好的地方,所以掌控火候对灸法来说是最关键的。


无论哪种灸法都是尽可能地去激发单穴经气达到最佳效果,但还要控制好火候,以免灼伤到机体,以免破坏此处的功能。所以说尽可能地要损伤最小,疗效最大。这是火候一个量的控制问题,就是尽可能不要烧伤,但还要比较好的效果。


玩灸法,傻爷首重勿伤及于机体为上佳,灼伤机体之玩法,来医家为取效迫不得已而为之。


用小艾柱灸的时候,艾柱的大小要控制得非常好。如果你感觉火候能控制得好,艾柱可以适当放大,如果控制不好,艾柱要尽可能控制得小。


材料是纯艾绒,线香,姜片(2-3毫米)或者桑白皮(可以在药店买到,如果嫌麻烦,直接用鲜姜片也可以)。


直接灸的时候先找对位置,掐个十字纹,搓好艾柱(要搓紧),先把艾柱放稳放好(轻轻放不要压),用线香轻轻对准艾柱头,等它燃烧冒烟以后然后轻轻转一下慢慢离开,不然会把艾柱粘跑,点燃以后仔细看着它会着,燃烧到底部时用小木板(类似冰糕棍)迅速地把艾柱压住,让火力往里面渗透,压住数秒钟后然后放开,反复施灸。这个压迫法属于古法,是让火力渗透的一个方法。


隔物灸艾柱可以稍微大点,可以放黄豆那么大,因为姜片是有水分的,壮数可以适当增多,点燃过程中等它燃烧到冒白烟了,用镊子或者嘴巴一吹就可以到地上去了。


一般直接灸的时间,古书记载多为3,5壮或7,9 壮,基本都是走单数,吾之所以11壮,盖因火候掌控。灸完以后有可能会起泡,尽可能不要挑破它,可以抹点美宝烧伤膏,晾在空气中,挑破以后容易感染,而且会泻气。灸法本属于补法,灸补之过程中,不泻为佳


灸这个地方为什么同时能治疗,造成不寐之因数种,比如心血不足,心阴亏损,肝阳上亢同时都可以造成;还有一种嗜睡也是心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种虚症。这个地方它所处的经络有两条,一条是脾经,一条是肝经。本身在肝脾两经远端针刺的时候,一方面有滋补两经之阴的作用,另一方面却可以降逆。所以说用古法灸这个地方,首先能激发肝脾二脏经脉之阴,同时又能降逆。也就是说患者不论是心血亏输还是肝阳上亢,都可以通过灸此穴达到疗效。记住啊,灸此穴用的都是古法,只补不泻,但是它兼备了两种疗效,它的疗效很奇特。我记得多年前玩这个的时候,都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见到比较好的疗效,只是这种直接灸比较痛,一般人受不了。方法疗效挺不错,大家遇到同类患者或者自己的时候可以试一下。


古灸法比较麻烦,当年大爷在玩这些东西的时候,经常对自己玩,你们细心的人可以看到,我经常玩的时候把裤子提溜起来,其中一个腿上有很多疤痕,这些都是反复玩灸留下来的,注意到是傻爷哪一条腿了吗?那些疤痕滴形成是傻爷在试用过程中流下的,掌握熟练了,才好给别人玩,所以为鸟感知起具体感受,就只能先给自己先玩。


其实这个地方灸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比如小孩寒性急腹痛,小孩惊厥;有些患者比如脑溢血,比如脑性昏迷,促使其醒脑,也是可以灸这个地方的,它有降逆的作用,这是灸此处的其它疗效。因为我今天讲的是不寐和嗜睡,睡后不醒(嗜睡以后怎么搞也搞不醒,这种状态是很危险的状态)。过度嗜睡不醒,就是心脏功能确实比较差了。这个地方肩负了两经,一方面滋补肝阴,一方面滋补脾阴,因为我们的脾脏是后天的生血器官,生化之源。灸这个地方增强肝脾两脏的脏气,同时灸这种远端穴位,它有降逆作用。


人往往总结这些东西时只注重单穴疗效,忽视了系统。但是古人对单穴的疗效的应用可以说是细细治疗到了极致的。我们现在呢,我个人来说,更注重系统性的激发,针对单穴功能努力去掌握,但是应用的时候我未必就去用一个穴位去治疗疾病,只是偶一为之,为什么偶一为之呢,遇到了,手上没有工具的时候或者正好有某些工具的时候,就去运用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