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笔记5——五苓散治牙痛案

 负鹏载舟 2017-07-15





牙痛一证,多为风火肾虚。胃以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故实证多属阳明风火。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虚证多属肾虚火炎,清胃散、六味地黄汤、知知柏地黄汤为常用之方。这些都是书本上的常,但在复杂多变的临床上,用常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见到的多是变。在高老师的《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中也提到了一些变,如《张氏医通》中用桃核承气汤治阳明蓄血之龋齿数年不愈者;肾经虚而牙痛者,八味丸加细辛;《增评刘选四家医案》中阳明阴伤之牙痛增液汤加减,真乃大开眼界。

今见高老师治一五苓散治牙痛医案,疗效大好,与大家共同分享。

刘某,男,50岁。2011421初诊。患者主诉牙痛4天,双下肢乏力数年,有时晚上手麻,纳食一般,大便干,3-41行,口干多饮,舌暗红苔白脉弦。方用:茯苓1
猪苓1
泽泻2
肉桂1
生白术1
鸡内金包 5剂。

2011425复诊牙痛止,因头屡起疖肿,下肢乏力,用滋肾丸加减调理;今日因大便欠爽,继用上方加减。

老师始终认为,治病首当恢复全身气血津液的正常升降出入。本案正是抓住了口干多饮、大便干之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故先用五苓散恢复全身的津液代谢和循行,尽管从整体上来看该患者存在着肾虚火炎之病机,但首先恢复水液代谢的正常,不治牙痛而痛自止,再事调理,则缩短疗程,也正符合了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病原则。

本案如呆守“治病”或套用专病专方,想要取得如此的疗效也难。正如高老师所说,尽管很少有人能像叶天士那样活泼泼地从伤寒中走出温病,但中医的特点决定了中医临床必须“活泼泼地”,任何扼杀中医灵性的所谓“规矩”的东西都会扼杀中医的临床。八股式的、教条式的文字有助于中医入门时的学习,但无益于临床水平的提高。



中医是辨证论治的,药物是针对病因,辨证为水,湿用五苓散当然有效,如果是阴虚可能是看不到效果的。



冯文全
舌象不支持,增液汤的舌苔起码不该多,而本案舌苔白,比薄白已多。用之似有不妥。



  牙痛

从病位上  归于  阳明   少阴  如何?

有没有  将五苓散 归于  少阴病的呢?



张英栋
2011年4月25日复诊牙痛止,因头屡起疖肿,下肢乏力,用滋肾丸加减调理;今日因大便欠爽,继用上方加减。

最后大便如何?头部屡起疖肿如何?
希望给个交代

如果说  五苓散定位于“治标”“治邪”   为治本 “开路”“铺垫”
那么  就要分析  治标的时候  对于治本的影响有多大

最后的 整体状态,也就是“治人”方面的结果如何,就是检验五苓散治标尺度的金标准。



冯文全
五苓散调节了水系统,使得牙痛大效。那么正常人当中的多数人在相同病因的刺激下牙齿不疼,可能跟水系统有关。这个就好像老百姓都知道上火了多喝水一样。而水是可以克火的。水系统正常了,火自然就没了。呵呵。所以五苓散是一个机括按钮,触动了它,就触动了整个身体的水系统,就好像人体内部的消防开关一样。


五苓散的象是治”邪“,但是根本来讲,五苓散是恢复了体内水系统的平衡,平衡了火就不生了。当然,这个五苓散调节的水系统有一定的特异性。呵呵 不是全身哪里的火都能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