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初期都会犯什么错误?有一条是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

 timtxu 2017-07-15

总以为自己是个“来改变世界的人”,却忘了自己首先应该是个“生意人”

by李志磊

所有人都会在创业路上犯错误,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

想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路上跑出一条直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妨听听创业老司机在创业初期都会犯哪些错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只把天使投资人当成了给钱的人;

2,看重“以一己之力”,不懂得借船出海;

3,没搞明白自己的信仰是来自于创业的项目(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创业本身(解决什么问题不重要);

4,公司内部赏罚不分明;

5,以为自己很有人格魅力;

6,混淆了公司最终决策者的定位,变成了所有问题的决策者;

我创业三年,前两年屡战屡败,穷的借钱发工资,最后一年硬撑着赚了点钱,生存下来,但想了3个月,还是把公司关了,因为我知道再做下去不会有前途。犯错无数,按重要性、普遍性排序,总结6个如下:

1.入错行

这是最前提,也是最致命的,女人嫁错郎会毁掉一生,男人入错行亦如此。什么叫“入错行”?就是你发现你的性格、兴趣与资源都不匹配这个行业。譬如:刘强东性格刚硬、彪悍,爱好自驾,做京东前在中关村卖刻录机,而零售业所需的核心条件是:控制和高执行力。显然他很吻合,如果让刘强东服务业,可能就没有京东了。

2.现实与理想脱节

太多人创业前理想远大,结果支离破碎。开始想着要做全球最大平台,结果为了活命,连矿泉水都卖,到底生存着,还是追求理想呢?其实这两个一点都不矛盾,光靠现实,可以活下来,但做不大;光靠理想,肯定死!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3.霸王硬上弓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阶段性的,包括恋爱,对的时间、对的人才能做成对的事。好项目其实从来不缺,只是生错了时间,有些项目怎么评估都觉得可行,有些人怎么看都觉得靠谱,但就是怎么都起不来,差的其实就是阶段,阶段有两种意思:一是你做的项目所处环境,做的太早就成炮灰了;二是你自己所处的阶段,俞敏洪32岁才开始做新东方,庞升东24岁已经百万富翁了,每人状态不一样,创业要水到渠成,不能硬来。

4.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

我看看周围20多个创业者,几乎没懒的,懒就不会选择创业了,但大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你5点起来干活,就会有人通宵;你每周和10个客户沟通,就会有人每天用QQ管理300个客户,中国永远不缺努力的人,缺的是:眼光、胸怀和实力。

5.不懂驭人

公司大了,与员工之间关系就是雇佣,所以要管理,员工主要付出的是时间和劳力,外加一点想法;而创业,要的是员工的感情、才智和全身心投入,如果是用管理术来驾驭,公司一定是个空架子,这就是职业经理人创业的结果。创业与员工的关系,肯定不是雇佣,做的浅点叫“合作”,深点叫“伙伴”;再深点叫“家人”。

6.害怕犯错

从整体看,无论人生或是历史功业,总的来说是对的少,错的多。也就是说大多数事物,错是必然,对是偶然,除非高度成熟之后。而“怕错”已成为现代人的某种本性,本质是因为“脆弱”。

创业就是在错误中摸索,多错几次自然就找到“对”了,回顾创业3年,我发现现在的我比过去能干多了,别相信社会上一大群所谓“创业导师”,他们讲的只是故事和理论,不是你。“错误”才是最优秀的创业导师,初创要准备着从错误开始,面对它,有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全都写成戒律告诉你,仍然会再犯。

1,不要只有激情,却没有执行力。想到了却不采取行动,只会原地踏步;

2,提出非常明确、切合实际的目标,而不是空谈理想和愿景;

3,缺乏创新,按照行业的传统思考方式思考问题;

4,要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创业的,不要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创业、能够创业。

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初次创业犯了错,会有人原谅自己。其实,你失败了,就只有人看你笑话

1,想得太大,却忘记创业公司的第一目标是活下去,现金流出现问题;

2,创业初期不好意思谈利益分配,结果赚得第一桶金以后发现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导致团队解体;

3,创业团队与资本方的关系没有理清;

4,整个创业团队共同决策,结果没有能拍板的人。

伟大的创业者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在开除不良员工之前等太久。

实际上这个东西是教不会的,你只要犯一次就学会了,这是最普遍的最大的错误,真正伟大的创业者也无法避免。解雇员工是经营企业时最坏的事情。你犯了个错误,然后你就给别人的生活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

我自己当CEO时真的很难去开除员工,你会说“好吧,这个人没做好,但也许是我的原因”,“也许是我在招聘时看走了眼”。但是现在我要自己负责,所以如果我多投入一点,如果我多帮他一点,如果我给他创造条件他也许能补救过来。

张帅(曾就职天猫,创业者)

1. 没搞清自己的使命,即要创造什么价值;

2. 产品线拉的太长,没有核心功能;

3. 人员配比有问题,在个别没有经验的领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合适的人员;

4. 权责不明确,没有合适的惩罚、鼓励措施;

5. 领域经验不足,太过互联网化。

1,只想靠融资发展壮大;

2,过于乐观或悲观地估计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3,过于重视市场调研数据;

4,不重视生活与创业的平衡;

5,未能储备核心资源;

6,未能分清权与益,职与责

1,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非常重要,企业不能太自由;

2,要重视管培生,尤其要培养管培生的“奋斗精神”;

3,坚守创业初衷,做合法企业;

4,必须学会如何和投资人打交道,首先明确投资人不是上帝;

5,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大大小小的条款说清楚,每个创业者、每个企业家都应该跟投资者有言在前,在合同上写清楚。

1、过于相信自己的成功经验。

敢于出来创业的人大多自信。但是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的。别忘了,你现在是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团队、甚至不同的行业)。一切都与你想像的不同。 丛林中,你并不知道下一个陷阱和野兽在哪里。

2、过于相信他人的判断。

这个“他人”也许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也许是长辈,也许是专家,我还见过有老板因为某领导说什么什么赚钱而投资进去的。所有这些只能是你要开始研究这个新行业的理由,而不能替代了你的研究。请相信,没有交学费是学不会一个新的行业的。别人血和泪的教训,不是你听一听就学得会的。

3、过于依赖某人。

创业时大多是小公司。小公司里的一些重要角色往往没有backup。如果你公司的运转严重依赖某人,这个人是不可替代的,而这个人又不是你。那你就麻烦了。创业初期做设计的时候就要避免这种情况。

4、过于依赖速度。

追求速度没有错,但是速度不是你追求就有的。初次创业的人往往把困难估计得过低,而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过高。如果你的商业模式严重依赖速度(比如说必须下6个月内达到销量多少,否则就血本无归了),我不建议初次创业的人干这种事。

5、不是真想创业的人。

什么是真想创业的人?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再来。失败了,也要在这次失败的操作里面努力积累人脉、开拓眼界、学习方法、寻找资源,为下一次创业做准备。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一次成功的创业。试一试,不行就找个公司打工去了。这样的人压根儿就不该来创业。创业这件事凶多吉少,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还是算了。

结语:

在我们读初中、上高中的时候,父母会、还有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会告诉我们:好好学习,不要谈恋爱。但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这说明,有些路还是要走,有些错误自己走过才知道是错误。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正是要克服困难才能体现出我们创业的价值,如果和别人都一样,我该是多么平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