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针——内针秘义

 乐山有大佛 2017-07-15

内针秘义

黄帝内针的法理大致已如前述,若想更进一步地深入,当然还得温习经典。经典如镜,我们要想照见自己,看看到了什么程度,就一辈子离不了它。所以,读经典实在不仅仅是我们普通的读书学习,有些时候,读不读或者读几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参,你要去感。为什么说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呢?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质所在。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它不在乎知识积累了多少,而在于你通没通。因为一旦通了,事情就好办啦,我们经常讲一通百通,这是不虚的。关键看我们在哪通,怎么通!而通常常得借助感,感并不在乎你读了多少,反而看重的是“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有时甚至会一句话、一个字眼逼急了,你便通了。下面这一部分也许不像上述的内容成章成节,具有连贯性,但,却是字里行间闪烁出来的感而遂通,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内针

内针

本门针法之所以依托黄帝,到此也许不会再有大的疑义。那么,为何要命之为内针?难道还有外针吗?内外在中国文化里面其实也是蛮特别的一对范畴。内外也是阴阳,是相对,因此,有内必有外。不过我们在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时,却发现很多时候它似乎更强调内的一面。比如《黄帝内经》,尽管《汉书》也记载了《外经》之名,而且到了明代由陈士铎先生传出了《外经微言》,亦即现今流行的《黃帝外经》。但,作为中医的主脉,仍是以《内经》为归依。而作为三家之一的佛教,更是将自己的经藏称为內典。其所强调的五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亦是有内而无外。道家有内丹和外丹的修炼,但更注重于内丹。故而对于内外而言,內为根本,外为枝叶,枝叶的茂盛决定于根本之深厚。 从更通俗一点的层面来说,我们常常谈到内行与外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甚至还有行家里手一称,行家便指的是内行。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些都是对内的强调,对内在的强调。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它更注重于内涵,注重内在的气质。因为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外可以说是枝叶,是形式,是外表,是技法等等,有内之外是有根之外,这个外可以长久;无内之外,这个外也就昙花一现。我们若以孔子为例,考量孔圣的一生,其实他内心最敬佩的还是隐者。所谓隐者,就是内在极充沛,而外却丝毫不显,虽然不显,亦是光照千秋! 在《说文解字》里,内与中是可以同意互训的,中者内也,内者中也。而谈到中,那就不得了,是天下之大本!

上面的章节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来谈中,谈中的妙意,谈中的妙用。大家不妨细细回味,我这里不作重复。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有这样一段话:“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而前面我们谈论针道的层次时,引用了《素问》的上工下工说,谓之“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如果当初我们对上工守神究竟守个什么?还有一些虚无缥缈之处,那么,此刻该要是会心一笑了。守神亦就是守内,亦就是守中,抓住了内,抓住了中,亦就抓住了神机之所根,亦就把住了上工的门户。《周易》坤卦之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文言的这段话藴意广大,所谓内圣外王虽见于《庄子》,其实出于此处。而我更希望将它作为内针的镜,以便大家能够不时地用它来照见心身、照见人生的每一段路程、乃至照见每一针!

节选自《黄帝内针》

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