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县奎星楼的含义

 快乐英平 2017-07-16

奎光阁又名魁星楼、奎光楼,位于寿县寿春镇西大街,是孔庙建筑群的一部分,为古代孔庙藏书的地方。

奎光阁为三层六边形楼阁式攒尖建筑,台基至宝瓶顶高约20米,底层面阔4米,自下而上高度逐层递减,面阔逐层收敛。阁内六根永定柱,一层内圈砌砖,形成外廊,二、三层无廊。各层半拱形制基本一致,平身科双翘五踩,外层出两层斜拱,每间两攒;柱头科,角部花梁头较高取代第一跳,上有一翘一耍头承角梁,里转仅耍头伸出有一翘承撑头木与内部拉结。屋檐嫩戗发戗。奎光阁前身为清康熙间教谕丁建美所建之“奎神阁”。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知州张佩芳在祠基上建楼三层,匾曰:“奎光”。奎,星名,神话谓主宰文章兴衰之魁神。其像一手执笔,一手执墨斗,寓意由它点名科举。故旧时文人学士崇祀文昌与魁神。张佩芳《奎光楼记》曰:“人之求于此也,其必有得于此也。

为士者逐什一之利,则不如裨贩,一旦奋志为学,往往获科名,至爵位,非名易于利,求之甚于利也。学至矣而名不至,于是求之于神。唐试礼部祷于石婆庙,宋试礼部祷于皮场庙,其事诞,其礼无不可知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龚式谷鉴于奎光楼“木石倾陊,黝垩削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又在原址改建为奎光阁。今之阁,大体仍保持龚氏建筑原貌。沿内壁旋梯,拾阶登临,凭窗俯瞰,极目淮山,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有古联镌于阁门:“栏外湖山尽氛垢,斗南人物炳英灵。”奎光阁设计精巧,新颖别致,气宇轩昂,巧夺天工,为寿州孔庙建筑群中之精品。

当地人口耳相传,取名“奎星楼”,是保佑当地文风昌盛,多出文采超群之士。传说当年奎光阁改建后不久,寿州孙家鼐在京城考场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三艺九制考试,最后到殿廷由皇帝亲自面试。咸丰皇帝命他以大清王朝的兴盛写一副对联。孙家鼐稍加思索,挥笔而就:“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维羲皇尧舜;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这副对联既歌颂了清王朝的丰功伟业,又巧妙地把咸丰以前清朝皇帝的年号“顺治” “康熙” “乾隆” “嘉庆” “道光”等嵌于其中,气势宏伟又浑然天成。咸丰皇帝拍案称妙,当场点了孙家鼐头名状元。所以,当地人也称奎星楼为“状元楼”。

(楚仁君)【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