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间脱口秀

 昵称44559521 2017-07-16


  从2016年6月初开始,窦好好同学每天晚上多了一项必修课:练习脱口秀。
 
 
  首先是从读书开始的。我们从网上购买了一套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她读了很多课文,感觉到有意思。然后,就是喜欢到书店,挑选了一堆故事书。晚上睡觉前,她自己挑选一篇故事,大声朗读。后来,发展到读完故事以后,讲述故事大意,复述一遍,防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再后来,要讲出通过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

  每天的晚间脱口秀,都要录下视频,传给出差在外的我观看。我看着看着,发现这个做法真是太好了,孩子的进步非常明显。她读书的速度越来越流利,复述故事大意越来越准确,更重要的是,讲述读后感的时候,越来越有思想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坚持一下,就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比金钱更重要,钱花完了可以再挣,友谊没有了,多少钱也买不到……”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伴随着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个时候,这个七岁半的孩子,从一个受教育的对象,已经变成了一个教育人的角色,完全都是在教我做人啊!

  口才,很重要,比会考试、拿高分更重要。中国是应试教育,考试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与测试,而很少机会锻炼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而在课堂上,老师又往往强调教学规矩,不许讲话、制止孩子喧哗,不给公开辩论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沉默。其实,口才的传播手段,远比文才更为丰富有效:语气轻重的运用,言语的合理停顿,使口才比文才更有感染力。当孩子长大以后,口才的用处显然比文才要宽泛得多:如果求职找工作,自我推介、面试求职需要口才;上班后,工作述职、竞争职位需要口才;如果经商,参加商务谈判、介绍项目需要口才;假如当了领导,接受采访、鼓励员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需要口才。“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文采的人不一定是人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口才呢?有人说:能说会道是天生的,嘴笨木讷是没办法的事。错!我以我的经历为例:我从初中起就向往成为文学青年,硬着头皮去读去写一些生涩的文字。到了中专,开始大胆追梦,完成成了文学青年的样子,每天埋头读书和写作,脖子里系一条白色的围巾,睁着一双忧郁的眼,跟人要么不交流,要么沟通失败。毕业后好在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而是进了报社,采访当然离不开嘴皮子,对口才的认识有所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增强,但骨子里依然有着文人的清高和不屑,依然是写的比说的好。当年的我对此没有觉察,时隔多年,报社的老同事谈到我时,对我说了两个典故:一是我在报社走路时,头往往是上扬45°角度的,说的是我比较孤傲;二是报社女记者给每个男同胞起外号,我被取名为“最温柔先生”,说的是我很腼腆。其实,这背后都是一个缺点造成的:口才的不济。看看今天的我,站在几千人面前演讲的我,连续讲课十六天的我,面前哪怕只有一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我,你能跟以前的我联系在一起吗?我想说,这一切,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习的。只要多加练习,谁都可以变得能说会道,谁都可以一根舌头打天下,更何况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呢?

  原本,对于孩子的口才练习,我并没有上面的这些“深谋远虑”,好好的每晚脱口秀,实属偶然,是她自己挑起来的话题。从来没上公办学校的窦好好,一天天长大,对于上学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她一有机会就跟我探讨一个话题:“爸爸,我们谈谈吧,我要怎么样,才能够上学?”

  练习脱口秀,就是我开出的条件之一。我强调的是,必须坚持,如果中断一天,上学的日子往后推迟一个月。练习一个多月来,没发现她有中断的苗头。随着她口才的一天天突飞猛进,我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担心,担心有一天我会崩溃,被她驳得哑口无言。

  那就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