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每天都努力学习,依然感觉离目标很远怎么办?

 静易净明 2017-07-16

最近大部分时间在做专栏以及写新书,所以出现比较少。主要是沉迷思考不能自拔!围绕一个大问题不断接近真相的感觉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更系统的内容可以看专栏,新书也快成型了,再等等我。今天分享个我在公司新员工培训上的发言,里面谈到了我关于一个人如何不断学习与成长的一些观点,以及职业的一些真相——不管你在哪家公司,我相信都能或多或少用得上。


文字直接摘自小伙伴整理的内部资料,希望保持原样所以没有删减。我对于标题中问题的观点主要在第四部分。


ps. 正好现在也是毕业季,如果你也刚刚成为“新员工”,关于成长和职业有想问我的问题,就在评论区留言给我吧:)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新精英生涯

一家做教育的公司,生涯规划是我们的标签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是我们的slogan

“智慧、勇气、温暖”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一、关于「教育」

新精英本质上是一家做教育的公司,而教育的本质是帮人省时间


举个例子,如果一条路自己摸索需要十年,听完我们的课能让TA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探索,那我们就是有价值的。所以省时间也可以说是在帮一个人“延长生命”,这是个挺严肃的事。


当时听完很爽,过后没什么用的不是教育;或者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本来并不需要学习的东西变成产品让他学,那也是骗钱。想骗钱有很多种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方法,不要做教育。

二、关于「公司」

公司,是集合一群人创造价值并收获其中一部分价值的组织。这里面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创造价值”,我们做什么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我们创造了什么价值?——这是作为公司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通过满足他人需要获得恰当回报,是非常道德的事。你的工资也一样。你在公司里工资的上限,是你这个环节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上限。而你的竞争力,决定了你和这个上限的距离。


顺便送一个建议:要先做有价值的事,再培养竞争力。我们可以不断找到好忽悠的客户,也可以去满足高管、HR这些更挑剔的客户,我希望是后者。

三、关于「生涯规划」

千万别没事就说我们是做生涯规划的。我们是做教育的公司,生涯规划是我们的内功和手段。


我们的愿景是“帮助30%的中国人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不是教会30%的人生涯规划这门知识。


生涯这个领域,新精英已经是TOP1,现在我们要跨越鸿沟,从讲授系统的知识,到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从前用户愿意到小区门口买东西,今天他只愿意接受送货上门。生涯规划这门学科,可以有很多的应用,我们要帮我们的用户完成“认知的最后一公里”,让他实实在在受益。这才是一个能胜出的思路。

四、关于「成长」

一年到头我们总问自己成长了没有,很多人觉得肯定成长了。但更多人的情况是:长是长了,成不成,不知道。


“长”,只是现在比过去好一点的感觉。以“长”为目标,不能成为牛人,只能成为一个不焦虑的人。就像那些一年阅读100本书的人,就是典型的以“长”为目标,这是很吓人的。你会发现书是读了,时间也过去了,你每天的感觉都不错,但一回头,发现自己并没有向前走太多,这会引起更大的焦虑。



朋友圈曾经被这个公式刷了屏,但其实很多人没有真正读懂。复利的核心,是昨天的收获可以重新投入做再生产的原料,且本金不能亏。没有目标的东学西看,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能产生复利,那只是加法,是1+0.01+0.01+0.01……,最后也就4.65。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下本金很难不亏,学一点忘一点,最后剩下的说不定并没有剩下什么。


长是加法,成是乘法。多学东西很好,但要有目标。


如果你每天学习,依然觉得离目标很远,那我有两个建议,帮你把“长”变成“成”


一个是设置阶段性衡量指标。如果“长”没有指标,就不知道成没成。所以你得为自己设计一个成长的指标,反复check,而不只是满足于成长焦虑被安抚后的良好感觉。读100本书不是指标,学习是达成目标的收到,你想通过学习变成什么样才是。


另一个是做可迭代的事并持续迭代。很多人今天学个新东西,明天有个好思路,但都这么放过去了,没有沉淀下来过什么,也没有真的让它们和你的目标发生过任何关系。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像鬼打墙一样再次出现,你们再见面依然像新朋友一样,而事情并没什么进展。让你学的你想的都能够被积累、迭代和投入生产,这才是成长的复利。


《选择卓越》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挪威和俄罗斯比赛攀雪山的故事。面对漫漫的雪路,俄罗斯队天气一好就暴走个50公里,环境差就休整一天。挪威队的策略是,不管天气是好是坏,都走20公里,这其实很不容易——天气差,坚持走20公里;天气好,也只走20公里,多一公里都不走。有目标,有指标,持续迭代,这样才保证了他们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最后的胜利。

五、关于「自己的样子」

新精英原来的是slogan是“成为,长成为自己的样子”,现在是“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我把“为”字去掉了。


因为并不存在一个静止的“你自己的样子”的状态,自己的样子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放在公司里说,每个人度过最开始的阶段,会开始有各自的打算,做专家?做管理?做自由职业者?……你开始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样子。


这里有一点可以放心,我的目标,是用力地帮每个人自我实现,不管你在不在新精英。所以,你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变得更强,而我的责任是不断找更大的空间用更好的方式伺候好你们这帮牛人,让你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把公司变成你骗我我骗你然后一起骗客户的地方。


一份工作带来的收益其实包含三个方面——钱、发展速度和内在感受。也就是工资收益、成长收益和情感收益。


职场头几年,工资都差不多,最聪明的是在发展速度上押上重注,这是你未来的竞争力。新精英的那个每年可以有15天假期+一个月工资的梦想基金,我鼓励大家一定要申请,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思考,如果有人给你钱给你时间,你会怎么花?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是怎样的人,这里面有你“自己的样子”。

六、关于「智慧、勇气、温暖」

我们的企业文化最开始是「智慧、温暖、勇气」,“温暖”是其中很特别的一个部分,新精英的学员们也经常说我们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公司,但这让我们走过一些弯路,太过重视当下的感受而忽略了未来的发展。所以后来我调整了顺序,变成了「智慧、勇气、温暖」。


智慧代表你是明白人,勇气代表你敢担当,而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去温暖。如果温暖不是勇者之间的相互珍惜,而是怂货之间的无奈抱团——那毫无意义。


我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经常比花在家庭中的更多——也就是说,我们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了彼此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信任呢?所以,请让我们互相严格要求,尽管成长很多时候是逆人性的,甚至是痛苦的,不那么温暖的,但这好过每天舒舒服服但最后什么都没干。


请记得,推动新精英这家公司的引擎,永远是“成长”。


希望我们一起做点牛逼的事。




如果你觉得有用,帮我转给朋友圈里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或者爱学习的朋友——一起节省时间、延长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