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文脉》06高淳民俗

 田牧 2017-07-16


  邢永根《咏高淳民俗》诗曰:“五猖齐出天神跳,群马同行蜀将来。恍认古人穿越远,忽惊花炮满场开。”

《金陵文脉》06高淳民俗

  高淳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清朝时乾隆皇帝钦赐为“江南圣地”。高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惊险热闹的“打水浒”、乡趣横生的“花台会”、憨态可掬的“大马灯”,还有神秘瑰丽的“跳五猖”等,展示出最地道的古吴文化。
  获得“江南一绝”美誉的高淳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马型高大,由两人组合进行表演,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屈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牵制,表演难度较大。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其次要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叉,亦步亦趋,紧密配合,以达到和谐统一。
  高淳的大马灯表演内容多为三国戏剧,几名少儿扮成三国中的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乘坐战马,在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
只见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将假马装扮成昂首长嘶、奋蹄奔腾的真马,令观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林灵车出巡是高淳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林灵车是用坚硬木料制造的大型独轮推车,车轮宽约1.5米,整个车如同龙的造型,前部为龙头,后部是龙尾,四周用彩绸、花屏装饰,煞是好看。林灵车顶部高约8米,如龙腾吟啸,所以又名“龙吟车”。林灵车出巡时,车前车后,锣鼓弦管迭奏,旌旗华盖飞扬,参与者达数百人之多,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在高淳的民俗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的“跳五猖”了。“跳五猖”是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祭祀舞蹈,起源于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从古代神灵出巡、祭祀基础上衍变出来的舞蹈,所谓“五猖”指金、水、木、火、土五方神灵,也称“五方帝君”,民间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
  “跳五猖”表演时,首先是身着古装的村民出场,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随后土地爷、判官等为民请命的“地神”和戴狰狞面具、着神袍,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持双刀的五猖神一起上场,“五猖”的道具、面具、服饰都以蓝、白、红、黑、黄五色相配,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天帝,顺次暗合:木、金、火、水、土五行之色。“跳五猖”时,五猖神手持刀、剑、鞭、锤,先作巡视状,然后朝拜四方、布列方阵,黑面猖神居中,青、赤、黄、白四猖围聚四周,五人执剑而舞,祈求五方天帝降魔伏妖,降福人间,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深厚凝重的锣鼓、喇叭,气氛极其热烈,上场表演者最多时可达100余人。“跳五猖”是濒临绝迹的民俗活动,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拙的语言、神秘的场景、原始的仪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整理和扬弃,更具有遥远的美感和生命力。
  高淳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既是南京民俗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独特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