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那一年在上海和平公园我们拜访了合一通背拳吴茂贵老师。有通背吴之称的上海合一通背拳吴茂贵老师是鲍关元前辈的大弟子。见面那天下着小雨,吴老师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绝对不像练武的人,不过后来我发现他的手可是比一般人要粗壮要厚实的多。 吴老师一边握手一见面就微笑说:我在网上见到过你们的照片。互相认识了一下,吴老师就带着大家去茶楼喝茶。一坐下来吴老师就给我们讲合一通背的故事。吴老师是一个很开朗很健谈的人,吴老师很愿意把中国传统武术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来了解,没有太多的保守思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吴老师有很多洋弟子,他曾在德国讲学教授传统合一通背拳,今年还要赴英国教学。 吴老师对传统武术认识很透彻,他希望把武术这一优秀的国粹带给任何好人。在吴老师眼里通背和通臂是两种不同的拳法,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在我们的眼里通背通臂是一种拳法的两个名称。 在我的要求下,吴老师换上了他的服装给我们做了好多示范,吴老师告诉我他们的在练功的时候是必须穿着这种传统的服装的,这个衣服是有讲究的不是为了好看的而是为了找劲,换句话讲这个衣服 已经成了练习合一的一个辅助工具。吴老师喜欢用书法来和拳做比较。给我们讲解了喂劲。劈打的劲和直击的劲。时间虽然短暂,也算对海上合一通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吴老师的发力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四年过去了,偶尔还与吴老师的弟子汤哥有过联系,一直也没有机缘相聚,一直期待汤哥来大连,总会有那么一天吧。 横山草堂主人并记 得传“通背合一门”拳艺之鲍关元先生 ——羊公 鲍关元先生,原籍浙江宁波,1934年12月10日生,现已届古稀之年,七岁习武,师从任秀峰、任鹤山弟兄,任秀峰1949年离沪去津,鲍关元先生视任鹤山如父。另一传人孙云鹤先生是先生1954年引荐人任鹤山门下的,任鹤山晚年,才把“通背合一门”拳艺倾囊传授给鲍关元先生,任师过世后,任师所藏之功谱、拳谱及练功器械,均由先生承受。先生自1994年退休赋闲后闭门谢客,淡泊名利,自甘寂寞,每日以书法、武术自娱,自退休后不再收徒授艺,不与武术界交往,只是颐养天年,但是对“通背合一门”的修炼,仍是不辍,古稀之年的人仍能表演出绝妙的身手、劲力,常令笔者瞠目结舌,亦使笔者更清楚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专家,一定是甘于寂寞的!” 笔者近年来多次赴沪拜访先生,游说先生,一定要留下照片,录像资料,否则此门东西将成“广陵绝响”或成为残缺不全“窜乱”的东西。当然更佳的办法是择人倾囊相授,以便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承先生应承“一定,一定!”。先生乃信人也,至此笔者方感幸甚!幸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