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武林之现状我不能不说》

 矛盾道一 2017-07-16

——陈有芹

综观目前中华武术和太极拳发展之现状,欣慰之余又有一些担忧,喜的是她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忧虑之处在于一方面她像一壶地道的香茶一样,已经被一些所谓的“改造者”越冲越淡;而另一极端的就是她又被一些所谓的 “高人”鼓吹得越来越玄,将一项很正常的体育运动项目,明目张胆或肆无忌惮地鼓惑得像神话,一会儿可以“沾墙挂画”,一会儿又成了“降龙十八掌”。更有甚者,竟然还有名有姓渲染一些非常平庸者并且现在还健在者,说什么他运用内功走在人群中没碰到人而两旁行人就被逼得纷纷倒地。说什么把手放在桌子上让一强汉按着单臂利用内力像放电一样将人击出丈外。说什么有一七十老叟在国外月余内与人五百场比武且百战百胜。也曾有人(宝鸡人)向我说什么他的师父一掌将人打在树梢上(当时被我驳斥的体无完肤)。那些描写与述说比起金庸小说真有过之而无不及,玄乎的令人作呕!委实让人难受。真有此本事,怎不利用一下他那棵爱国之心和满腔热血,让他们去参加奥运会,用他那高深的技艺将一百多枚金牌尽收囊中岂不是中华民族之幸事?
任何一种“功夫”和任何一种“功法”如果脱离了科学的理念而进行违心主导,在理性面前站不住脚,那么他注定会被否定的,注定会被淘汰的。那些经不起推敲和科学考量的谎言和骗人的鬼把戏注定要失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今天流行这个“功”而明天又流行哪个“法”,哪个不是玄乎的让人口瞪目呆?!试问:今天它们又有哪个不是昙花一现?与我们的现实“狗得拜了”。“真得假不了,假的
真不了”,“你骗得了人一时,你骗不了人一世”。只要明白此中道理,就不应该脱离一些物质基础为载体进行“伪功”制造。必须申明,太极拳她是一种体育运动,一种可以增强体能协调的运动。只要把她理解为一种体育运动,一切都好解决了。任何体育运动都有其“运动周期”和“运动极限”,太极拳运动也不例外。她不是万能,她和长跑、跳远、拳击、摔跤一样,同样都有“运动极限”。任何项目的运动员都有一定的“运动能量”和“运动周期”,后来的一定会超过前者,年轻的一定会胜过老者,没有一个人能永远的保持他自己的记录,也没有一个高手是永远的“东方不败”,这就是科学,这就是自然规律。
虽说现在可以言论自由了,但也不能不讲道义(客观的规律)的去污染环境。更可悲的是,现在被誉为或自誉为的“高人”或“大师”的遍地都是,其中一些还不懂装懂的纷纷著书立说。并将一些天方夜谈的所谓“心得”和“体会”拨弄的越来越离谱和玄而又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功力和本事胜人一筹,还欣然一副超凡脱俗的态势。悲哉!就拿太极拳理法研究方面来说,也有许多人鼓吹“动
作放慢”就是太极,“一松到底”就能练出神功,这是极其错误的,更是误人子弟的。这些人对最根本的“阴阳平衡、刚柔贯穿”都不懂,违背了最基础的“运动生理学”。连最基础的原理都不了解。但还要死撑面子地仅凭着自己的“虚无飘渺的感觉”和“错误的理解”与他人各仗执词的论个你长我短。看着他们除了争得脖粗脸红还要人为的浪费纸墨资源,还要制造一些已经很多或不该再有的垃圾,着实可笑与恼火!在我的苦苦相劝之中仍然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本人只能很无奈的嘿嘿一笑:“可怜呀,大佬!你先一边歇歇和一边凉快去吧!让我也来写几笔。给你来个以正视听,教你几招实用的,以省得吹起牛来你是老大,教起手来,你却成了别人的‘粘衣十八跌’并满地找牙,那不惨乎!

《中国武林之现状我不得不说》(二)

——陈有芹
时间一晃,我在全国各地教拳已有三十年了,到过的城市四十余个,教过的学生万人有余。在各地去过的教拳场有三百余处,见过
的教拳师傅也有几百个。里边不乏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者在为太极拳的普及而努力耕耘着;但所谓的大师和高手也领教不少,有的是“嘴比手高”,有的是“口水多过汗水”,谈起大论来口若悬河,是我陈有芹十个也比不上的,但交起手来和练起拳来却出尽洋相的比比皆是,不懂装懂的比例大的可怕。有时候,我真的好感慨和很担忧!让他们去“发扬光大”和“弘扬传统文化”,恐怕真的要成为民族的悲哀了。
综观现在全国各派之太极拳, [引罗基宏先生一段话] “虽同出一源,理为一贯,惟力说纷纭,各是其意。有的异名同实,有的同中有异;有的相反相成,各得一面;有的相互径庭,各为水火;有的囿于门户,争高斗异,故玄其说;有的限于识见,无意中自欺欺人。尤有甚者,封建反动思想活现,伪托神话,历史真貌为之改头换面,长期以来作为愚惑统治手段,各行各业无不有此等流毒,武术界更甚!”。的确,由太极拳方面引起的关于“用意”或“用力”方面的争议颇多。长久以来,也就是这一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迷惑了太多的人,也给了太多的人玄以其说的机会。一项本不该有太多争议的太极拳“运动规律”,在那些“大师”或“高人”们的手中统统的变成了“神功妙法”,且无所不能。这个说他是“正宗”,哪个说他“得师真传”,还有的说他是“恍然大悟”,也曾有人的说他是“另辟新径”,更有甚者,竟有人称自己是在“梦里神仙授功”。有时候他们明明也知道自己已跑题跑的离谱,但由于惟恐落于人后,也就只好将错就错继续坚持,假话说多了连他自己也就当成了真话,于是乎,更大张旗鼓,精神抖擞地向他人兜售他的谬论和他个人所理解的所谓的太极拳。也曾有一些人,连最基本的动作都做不到或不规范,还硬要冠之为是“最正宗的”或“最传统的”。
太极拳发展成现在混乱之现状,不能说不与那些伪大师们没有关系。俗话讲:“实践出真知”。说一句不客气的和有一点粗俗一点的话:“请问那些所谓的大师们,一辈子你打过几次架?干过几次仗,一次你打倒过几个人?”。一切科学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嘴皮上或空
头理论上。应该理论与实践并存,理论更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遵循这个原则,太极拳运动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站住脚。假如一贯的唯
心地将太极拳运动与虚幻的和飘渺不定的“玄学”牵强附会,那将扭曲了太极拳运动的真正意义,只会把太极拳运动导入歧途。反观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练拳之现象,没有哪一个名手或名家是由单纯的理论起家的(很多人小时候没有条件读书,客观上也就不可能读多少经典理论),就连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也不是理论家,他更注重的是实践。他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后来(老年时)他溶其他武术流派的实战应用和实战技法之精华而铸太极拳。他注重的是实质。而几乎所有的太极拳理论都是后人“或心得”、“或体会”附着的。现在陈家沟的后人们也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拳理”名家,有几个著书者的作品我也看过。说实在,理论研究并不是他们的强项。有些作品还显得不够成熟,没有像外面流行的一些书籍那样华丽和虚张。但他们就是那么的朴素和务实,没有浪费时间去研究那些玄乎的东西。从小就刻苦练拳,认真练功,“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他们知道“功夫是实实在在苦练出来的,不是手抱书本摇头晃脑陶醉出来的”。“打太极拳没有什么近路,不走弯路即为捷径”。在陈家沟,日练拳三十遍的不记其数,别说三十遍就是二十遍标准的拳架练下来(我自己也曾经历过),每天所出的汗最少是三点五公斤。换句话而言,每天所出的汗水比一般正常人每天喝的水还要多。每天三点五公斤,一个月就是一百零五公斤,一年就是一吨多,二十年就是二十多吨。不是二十多吨水。是二十多吨汗呀,个中滋味恐怕别人是难以体会的!也只有这样的“体会”和“心得”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和
“心得”。依据这样心得写出来的文章和著作是百分之百有感而发,决不是你摘我的,我录你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妙文”可比拟的。
鄙人天生愚钝且读书不多,最高学历是初中没有读完,斗大的字算起来也不过千余个。但关于太极拳理论方面的书籍也拜读了不少。非常遗憾!,看后弃之的甚多,也可以说所剩无几。按级分类:垃圾过半,有一点意思的两分,可以苟同的很少,精品的没有。最后结论是:由那些“故弄玄虚的书生们”写出来的太极拳理论大都是缺乏实战经验,大多内容不是我抄你的,就是你抄我的。何况还有一些“假书生”,对于一些明明只有一些低劣文化者为了为自己“造假”找一个籍口,还要恬不知耻的宣称自己是大专生或本科生的做法我表示摇头。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们假借“弘道精神”以“弘扬太极文化”为己任的做法和没有贴身体会与实际经验,仅凭从别人书本上得来的心得和体会就去进行教科书式编撰,本人不敢苟同也不敢赞同。

  对于那些人本身对拳不甚体会和了解,仅凭自己谓“高的文化修养”,就对太极拳术语进行释解和新一番的词汇再造,更是忍无可忍,他哪里是在弘扬太极拳文化!,他那是在误人欺天。他那是在引人误入沼泽。

说实话,我非常敬佩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除了那些“万能型”的和“不懂装懂型”的,我都喜欢。即便是四大名著的作者的文笔工夫多么的了得,只要他们不懂装懂的逾越其他领域,如对太极拳、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光纤、纳米技术等等进行指手画脚的话,一样会为我所不齿,一样会被那些专业领域的专家们所笑话。以前是“人过三十不学艺”(是指武艺),现在是人过四十不学艺,不是说人过了四十岁就不能学艺,而是不容易学艺(如仅仅是为了健身那就另当别论了),除非你超乎寻人。科学意义上讲,一般四十岁以上的人,无论从体力还是精力上都已明显不如青少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精力旺盛、思想单纯、衣食无忧,时间充足”,这些先决条件中的每一件对于四十岁以后的你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就身体对抗而言,俗话讲:“要想打人,要先学会挨打”,四十多岁以后的人的骨质和勇气已明显区分于青少年。练习推手、散手他们摔十个八个跟头无所谓,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个重摔就像是要骨头散架,因为怕骨头散架你就不敢练习技击,没有实战经验怎可能写出锦绣文章呢?光凭空假设、纸上论拳是没有说服力的。太极拳既然贵乎之为拳,就不仅仅是“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延年益寿”,他只是太极拳博大精深中的沧海一粟,仅“注意饮食”“清心寡欲”或“心情愉悦”也可以延年益寿了,那你何必非要追求和点评什
么太极拳和太极功夫呢?。既然想参加点评之行列就应该先从实践入手,也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有段时间我曾看过一篇关于推手技巧的文章,说:练推手的窍要不在招势,在懂劲。(并还自相矛盾的引经据典)“由招熟而渐悟懂
劲” [陈鑫之太极拳图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 打拳是这样,推手也如此。我认为此观念和理解错矣,陈鑫老先生的意思明明是说,“只有招势练熟你才能把握火候,也只有把握了火候了你才能随心所欲”(学——练——用)不学、不练,何以用?。你去和柔道、摔跤、散打、拳击和军体院的教练们或教官们研究研究,探讨探讨,看看他们的队员是不是不用一招一势的千、百遍的练习,上场去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将对手干他个落花流水呢?。由一字之差或一句之差酿成大错的有之,由理解性错误转化为指导性错误的举不胜举。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也欢迎持有不同意见者,约个时间,找个地点,本人愿当面领教!
谢谢!
陈有芹笑笔于佛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