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宋代,我们的吃喝还停留在一千年前

 翠谷叠泉 2017-07-16

如果没有宋代,我们的吃喝还停留在一千年前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讲究“医食同源”,就是说饮食对健康的保障作用,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烹饪方法上。而现代烹饪用语的大部分则出自宋代。

开门七件事,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许多都是在宋代发明和改进的,这对后世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首先,宋代发明了用豆子和谷物制作的调味品“酱”,包括川菜不可缺少的豆瓣酱。

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我们现在叫做主食,宋人却叫“从食”。面食主要是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新样满麻……

当时面条叫做汤饼,宋代开始面条从“饼”类中分离出来,并且有了凉面的吃法。

最重要的是食用油加热方法的改良和进步,由此发明了炒和炸的烹饪方法,极大丰富了菜品种类。导致食用油使用量增加,煤炭开始普及,植物油产量大量增加。

这些变化,改变了从来使用小火慢煮和使用动物(猪)油拌菜后慢慢加热的烹调方法,使得用大油大火瞬间加热的烹调方法成为可能。

当然,对美食来说,炒和炸的发明无疑是划时代的,但对健康来说也是一个双刃剑。

崖山宋亡之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有个亲戚,就因为每日吃鲤鱼而患病。所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吃出了很多成人病、富贵病。比如“痛风”,元世祖忽必烈、明仁宗朱高炽等都备受此病困扰。

总之,如果没有宋代,恐怕今天的吃货们哭都哭不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