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梁房上的彩绘

 信手摘 2017-07-17


我们常说中国古建筑上“雕梁画栋”,所谓的“画栋”,大概就是指建筑上的彩绘了吧。不管是皇家的宫殿、楼阁、庙宇,还是供人游玩的亭台、长廊、牌坊,处处都是描龙画风,各种纹饰、线条。

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木料很怕空气中潮气的侵蚀,于是古人开始在木料上涂刷油漆以保护木料。开始只是单色,大概后来越画越嗨了,于是各种纹饰、图案统统被装了上去,几乎覆盖了建筑的每一寸地方,并最终形成一定的制式和规范。

在中国古代,由其是皇权思想浓重的明清时期,彩画和其他建筑构件一样,也有等级的差别。主要分为和玺彩绘、璇子彩绘、苏式彩绘三大类。

和玺彩绘

又称宫殿建筑彩绘,这种汉族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绘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梁枋上的彩绘初看是乱七八糟一片,各种花纹、线条集合成一片,其实在布局上是有明确的划分,主要分为枋心、藻头和箍头几个部分。

所有主要特点是在枋心、藻头、箍头、盒子等几个部分用在作纹饰,不同位置的龙也有不同的形态。


在两道枋上用龙和植物花草纹交替使用的称作龙草和玺,用在次要的殿堂梁枋上。


明清宫殿的额枋一般由上下两道枋和中间的垫板组成,在枋心、藻头、箍头上全用龙纹的叫做金龙和玺,在和玺彩绘算最高等级!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都是这种彩绘。



在两道枋上龙凤交替使用的乘坐龙凤和玺,常用在皇后出没得宫殿,比如故宫的交泰殿。

旋子彩绘

旋子彩绘与和玺彩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藻头部分不画龙纹而用旋子花纹,花纹有一层层的花瓣和中间的花心组成,根据花瓣的不同形态分为勾丝咬、喜相逢等不同的类型。


旋子彩绘的使用范围很广,宫殿、楼阁、牌坊、亭子都可以看到这种彩绘,而且旋子彩绘的类别多,根据枋心图案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充分满足按封建礼制区分建筑等级的要求。

苏式彩绘

在明清永乐年间从南方传到北方,主要用在园林中的亭、台、廊、榭或垂花门的额枋上。


最大特点是在两道枋和垫板上覆盖一个半圆形,称为“包袱”。包袱心的内容一般不画龙凤这种皇家图腾,多数为山水、人物、鸟兽、植物等图案。


包袱的轮库由连续的折线组成,一般带有五层退晕,称作“烟云”,外圈称作“烟云托”


在包袱下面的两侧,常有葫芦、寿桃、树叶、扇面形式的盒子,盒子内也画着山水、人物、动物、植物等图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