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漆艺

 信手摘 2017-07-17


漆艺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的是民族意识的积淀和审美取向的一致性。

器物之美其一半是材料之美。

材料是天籁,是自然的恩泽。创作器物,意味着纪念自然的恩惠。喜好器物,意味着赞美自然的恩泽。大漆是天然的产物,树木的精华。与其它艺术材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含有活性酶,是会不断变化的。或许它是艺术世界中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材料,经历的时间越久却能越发的美丽。

生于氤氲山林,采于温润之季的大漆,喜阴好湿,其性情犹如一江南女子,明媚娴静,端雅涵柔。

人们爱漆,因为大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们与自然对话的载体。缓髹素黑,仿佛是在为一恬静女子轻梳长发。慢抚漆器,又如同置身于潺潺泉水,温柔、细腻。不论是人还是漆,同样都是在江南杏花春雨默默滋润下的产物,怎能没有同样的性情?或许不少乡下的孩子都是闻着木质家具上古老大漆的气味长大的。精美的雕花;古朴的色泽;动人的故事;还有那交融着木香的淡淡漆香让儿时的我在潜意识中已经对大漆有了或多或少的情感。

颜冬虹,生于1989年 福建福州人 2011年毕业于天津美院,装饰艺术系漆艺研究方向。现居北京、福州两地。自由漆艺术家。

将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艺术的语言阐发,这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要求艺术家对材料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以及娴熟的掌控能力。当我独自一人静静聆听大漆的语言时体会到的是深沉,是惆怅。那深不可测的黑,让我想起夜晚中,寂静而深邃的峡谷里一潭墨色的湖泊,是那样的平静,令人深感孤独。

大漆的黑仿佛同时承载着时间与空间,这是任何一种材料中的黑色所无法与之相媲美的。在创作过程中,灵感多来源于故乡的自然景观。表达形式上尽量尊重大漆温润含蓄的艺术特质,采用自然起皱与变涂技法,结合透明漆半透明性所营造的朦胧感,将作品的外观效果设计成多种层次由浅入深,由虚入实,从而虚实相生,构成意境的空灵感。可见,中国艺术的精神,在于虚实相涵而通内外,气韵生动而畅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