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对偶在书法上的表现及反思

 砚耕迂叟 2017-07-17
摘 要: 阴阳是由太极的混一思想最早生成的一对对偶范畴,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所有对偶范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范畴中。阴阳思想具体体现到书法艺术的风格中表现为阳刚美与阴柔美两大类,揭示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可以把我们对于中国书法本质特性的理解引向纵深处,并能为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阴阳 对偶范畴 书法风格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表示组成文字的一种特定方法,或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定方式。我国魏晋时期刘勰最先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写出论风格的《体性》篇,将风格概念引进文艺理论和批评。风格起初称为“体”,是用来品人,评价人的体貌、德性和行为特点的。书法领域借用之后,指书家通过长期的书法实践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笔墨语言,即线条的语言,包括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风格的形成,也是书家穷其一生所要奋斗的目标。
  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风格的不同。在文学上,古人常分为“八体”,诗分为“二十四品”,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画分为“二十四品”,等等。战国时期孟子对“美”和“大”加以分别:以“充实为美”,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后来文论、画论将这一美学思想不断地加以阐发,明确地提出了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分别。如: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如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H铁;……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姚鼐《复鲁�e非书》)
  挟风雨雷霆之势,具神工鬼斧之奇,语其坚而百夫不易,论其锐则七札可穿。“似惊蛇之入青草”,“俨舞燕之掠平地。天外之游丝,未足易其逸;窗外之飞絮,不得比其轻。”(沈宗骞《芥舟学画记》)
  古代书论中,品评等第的多,没有明确地将书法分成风格不同的类别,但古人在品评书法时也间接地谈到了风格的不同,如: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唐人书评》)
  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吕总《续书评》)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袁昂《古今书评》)
  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袁昂《古今书评》)
  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袁昂《古今书评》)
  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袁昂《古今书评》)
  ……
  诸如此类的品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与“插花舞女,美女登台”很明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类型。这是品评书家的风格的不同。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书法作品的风格进行了描写:
  《爨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铭》若瑶鸟散仙,骖鸾跨鹤。《晖福寺》宽博若贤达之德。《爨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客。《吊比干文》若阴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杨大眼》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道略造像》若束身老儒,节疏行高。《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马君起浮图》若泰西机器,处处有新意。……
  康氏在这里用众多的比喻点评了一些书法作品的特点,无疑是针对作品的风格而言的。不仅如此,康氏还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第十六章中把南碑与魏碑的风格特点概括为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和血肉丰美。又说齐碑瘦硬,隋碑明爽,这也是针对书法的风格来说的。
  就书法作品的表现方式,点画形态和作品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雄强刚健和清秀柔婉两大类,也就是阳刚美与阴柔美两大类。风格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作品洋溢着一股夺人胆魄的英风豪迈,令人亢奋、激动、昂扬。清秀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简洁疏朗,给人一种闲静和谐的感受,具有阴柔的美。书论中说: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若谷相倾,险不至崩,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张怀��《六体书论》)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刘熙载《艺概・书概》)
  司空图《诗品》“雄浑”中说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劲健”中描述的“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以及“豪迈”中所述的“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等等,皆为刚健风格的特征。作品刚健,首先在于气势,即具有豪迈雄壮的精神气魄。精神气魄是书家进行书法创作的内在动力。只有精神崇高,胸襟博大,才能造成豪迈宏大的气势和风格。我们翻开书法史,从秦汉到盛唐到现代,雄强一直是书法发展的主流,远至甲骨文书法中也有风格雄强的甲骨刻辞,例如武丁时代的甲骨刻辞字体大都显得雄健宏伟,古拙劲削,纵横开合,有剑拔弩张之妙,之后雄强浑厚、凝重古拙的金文书法也是阳刚美的典型代表。《散氏盘》、《毛公鼎》、《�|曹鼎》等,由于是铸造,再加上时代的久远,尤显得豪迈、厚重、遒健。东汉的《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记》等摩崖石刻,《封龙山颂》、《西狭颂》、《�M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碑刻作品,东吴《天发神谶碑》,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论经书诗》、《东堪石室铭》,以及山东邹县的四山摩崖石刻,都是雄强一路的书法作品。唐张旭、怀素、颜真卿等书家的作品,以及明清王铎、傅山、黄道周、倪元潞等人的作品无一不是雄强的。
  阴柔美的作品,甲骨文中就有崇尚阴柔一类的卜辞。祖庚、祖甲时期的甲骨刻辞,由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步入稳定发展阶段,频繁的战事减少,表现于卜辞书法风格发生了变化,转向了工整秀丽,行距疏朗,结体工整,整饬中蕴含着飘逸之韵,工稳中显出清新柔美的神彩,开后代羲之父子,赵董一派的书法风格。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用笔圆润匀停、横竖粗细一致,结体之稳秀丽,是阴柔美的典型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妍美流便,俊逸神妙,唐太宗奉为“尽善尽美”,以及二王的一些小楷书法、尺牍书法,后来隋唐的尺牍、元赵孟�\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阴柔的美。
  但中国书法的对偶范畴内部又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反两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人们常说北方雄强、南方温润,但刘熙载却说:
  北书以古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刘熙载《艺概・书概》)
  刘熙载的阐述使人们对风格的认识多了一个相反维度的考虑。而这也正是传统中国书法对偶范畴的本意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禁要问,这番探求的目的何在?我们知道阴阳范畴是由太极的混一思想最早生成的一对对偶范畴,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所有对偶范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范畴中。阴阳思想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的风格中,而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用笔、点画以及章法中,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创作手法和形式技巧等诸多方面都浸透着阴阳对偶范畴及其一系列的子范畴,也就是说由太极的混一思想衍生出的中国人阴阳并立、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我们民族的文化的所有方面,它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重要的遗传密码,也是传统书法用以评价一个书家成就之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谓小家、名家、大家的区别,某种意义上讲,即取决于书家个人对于这些对偶范畴折中、化合的融通性、包容性,包容越大、化合愈无痕,则其作品潜藏的美也就越丰富、越耐看。
  我们认为,虽然当代书法已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实际上,有关中国书法创新、突破的所有问题仍与此有关。只有解开这种传统的遗传密码,任何异民族的东西都可以在无损中国书法之本质的情况下被融合进来,关键是必须先明确这种对偶范畴的累积性和融通性,之后才能有所创新。这个工程非常庞大,某种程度上如同生物基因的转化一样,必须对旧物种的基因组合有着彻底的洞察,对新的基因注入之后的种种变异有着充分的前瞻之后,才能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2]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4]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A].吴惠霖.现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5]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