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游台湾(二) 野柳地质公园

 百麦阁主 2017-07-17

    台湾北部海边,有个突出在海面的岬角,在长期海蚀风化和地壳运动作用下,岬角上的岩石成了蕈状、烛状、蜂窝状......这里就是名为“野柳”的地质公园。

    那天,天色阴沉,风大浪急,岬角上的岩石无奈地接受着风浪的考验。如若遇上晴天,阳光融融,海风习习,排浪缓缓,稚童在“蘑菇”群中嬉戏,恋人在海蚀洞中留影,其景其情一定会更动人心。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蕈状岩)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最具特色的蕈状岩“女王头”,排队拍照的人很多,不是最佳角度拍摄的)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海蚀洞)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溶蚀盘)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貌似海豚出水)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海蚀沟)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狗狗?)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兔儿爷?)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跪拍“天桥”)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天桥”下)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蜂窝石)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洞中天地)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再游台湾(二) <wbr>野柳地质公园

    (从偏僻处“移植”到景区花园的“女王头”,据说,颈部的石质较松软,专家估计几十年后有断颈的危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