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远微客】——暑假不想孩子沉迷手机,家长一定要做到这3点!

 李孟雅_ 2017-07-17

 01 

限定时间


美国科学儿童会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给予了三点建议:


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上面所说的时间,并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段完成的。有数据显示,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连续玩20分钟平板,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所以,孩子每次玩手机的时间应该限定在10至20分钟,之后孩子就要放下手机休息一下眼睛。在这点上,家长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妥协。


孩子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所以家长必须坚定立场,规矩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说好的规定,就坚决执行。这不仅是树立规矩的好机会,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绝佳时机。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就是家长偷懒了,绝对不提倡。



02 

限定场景


主要是两种情况下不允许玩手机。


一是在餐桌上。孩子们如果在吃饭时玩手机,心不在焉,很容易消化不良。尤其是一边吃饭一边打游戏的,很容易紧张、愤怒,其不良情绪会直接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长期的刺激最终形成溃疡。


所以,在饭桌上,最好是连电视都不要看,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轻松地聊聊天,互相说说当天的事情,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家庭生活,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候。


二是在睡觉前。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不许孩子玩手机。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跟自然的太阳光不一样,它会抑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可以帮助人睡眠。如果孩子在睡前玩手机,睡眠时间就会变短。


其次,在床上玩手机时,孩子为了调整舒服的姿势,会左右横躺,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



 03 

选择替代品


如果家长平时多陪伴孩子,带他们爬山、踢球、逛博物馆,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接触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他们手机,他们也不会沉溺其中的。


我们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和手机竞争。以前睿睿非常喜欢手机里的那些小游戏,欲罢不能。后来,我专门买了几款桌游,比如只言片语、大富翁、通缉令等,这些桌游不仅和手机游戏一样引人入胜,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和专注力。


同时,桌游至少是三个人一起玩的,这样睿睿就会和小伙伴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孩子的很多关键能力,只能在与真人的互动中学习。比如,怎么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意图,怎么恰当地与人交流而不产生冲突,怎么在冲突中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而电子设备只是一个平面,孩子跟屏幕的互动很有限。当孩子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时,他们能“吸收”和“反馈”的东西都十分有限。当他们的大脑受到的刺激不够时,也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还有一种好方法是,父母要多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运动能让人产生多巴胺,也就是大脑里的“快乐因子”。带孩子痛快地玩,让快乐充满孩子的内心,那他也就不需要再到电子设备里去寻找满足感了。同时还能给孩子大脑各种丰富的刺激,促进他大脑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