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法考(228) 学院风骨_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率我真 2017-07-17
書法考(228)
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成联方  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书法博士,云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教育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書法考(228) <wbr>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成联方作品欣赏 <wbr>成联方 <wbr> <wbr>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业余艺术家的价值
文/成联方
(云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国当下,一旦被叫作“业余艺术家”就觉得矮别人半截似的,因为我国尚未对“业余艺术家”这个概念进行过研究,于是“业余”一词常被错误地等同于“外行”,自然就出现谈“业余”而色变的现象。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中对“业余者”与“专业人才”的划分与界定,放诸于艺术界也是合适的。
       萨义德说:“所谓的业余性就是,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越过界限和障碍达成联系,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根据萨义德的观点,也就可以这样定义“业余艺术家”:他们是一群具有高超的专业水准,而且特立独行、轻松自由,也有远大理想甚至具有高度批判性的非体制内的知识分子。
       何谓“专业性”人士呢?萨义德是这样说的:
       我所说的“专业”意指把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工作当成为稻粱谋。朝九晚五,一眼盯着时钟,一眼留意什么才是适当、专业的行径——不破坏团体,不逾越公认的范式或限制,促销自己,尤其是使自己有市场性,因为是没有争议的、不具政治性的、“客观的”。
       萨义德所定义的“专业人士” ,放在我国书画界,是指高校、画院等体制内的专业艺术家。他们是社会潮流中的成功者,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围绕“专业”二字进行。目前所见国家级展览、专业性机构所举办的展览,要么就是这群人要么就是正向这群人靠近的“套中人”之所为。这些作品像被规定的、在车间工作台制造出来的工业品,它们一旦被悬挂在某个权威展览场所,最亲近的朋友就只有保安,不多也不少,它们和保安一起演绎毫无观众的哑剧。如何克服这种尴尬,如何让艺术具有“人”的灵性,按萨义德的观点,专业艺术家是毫无指望的,这一使命只有交给业余人士。中国的钱钟书也曾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无独有偶,中西相通。
       萨义德定义的“专业知识分子”,在知识工业化时代必然遭遇到四种压力:
       第一,在教育体系中爬得越高,愈受限于相当狭隘的知识领域,为了一套权威和经典的观念而牺牲自己广泛的文化兴趣。结局就是越来越成为“技术人员”。
       第二,崇拜权威专家,受权威专家控制,害怕“出局”而导致不能自己思考问题。  
       第三,无可避免地被权威和权力直接雇佣,靠生产知识和贩卖知识而生活。
       第四,被资本市场、大型基金会、利益集团等雇佣,研究计划被严格控制,不能进行独立研究和独立思考。
        这四种情况不是某种国度所独有,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必然会产生的普遍现象。如何抑制这四种情况的不断加剧?萨义德认为,只有依靠“业余者”去对抗。
        业余知识分子是制度的“放逐者”和“边缘人”,正因为他们被“放逐”和“边缘化”,他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他们的激情和生命力量就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清代有位才华横溢也很自负的学者严可均,因为官方建立的“全唐文馆”没有聘请他参与全唐文的编写,一怒之下以一己之力发愤整理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高悬在官方的《全唐文》之前,何其壮哉!
        在中国艺术史上,宋朝以来的文人画大放光芒,实际上就是一群“业余艺术家”颠覆了画院的、体制内的专业画家。
        当代艺术家叶永青先生在一篇短文中说,他非常享受“业余艺术家”这种状态:“这种业余性发展到今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业余的背后是丰富和自由”。我不知道叶帅是否受到萨义德影响,从他选择大理这个地方诗意地栖居,“漫无目的”地做画作文的状态来看,叶帅是一位地道的萨义德主义者。
        萨义德生活在20世纪,出生在第三世界,而又到经济高度发达的第一世界去求学与工作。他面临的社会、文化等等现象与新中国从建立之初的积贫积弱到现在的高度发达所呈现出来的境况非常相像。这是萨义德思想被中国学者普遍赞同的原因所在。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精神却越来越倒退,借用萨义德思想,正可以给我的同道们——专业艺术家——敲一敲警钟,要知道,固步自封、独自尊大的单项度发展对艺术界的破坏有多大,建构和谐发展的艺术生态在当代社会环境中有多重要。这就是本文的题中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