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20年,“烧钱”上千亿,他替中国拼出又一个世界第一

 铁血老枪 2017-07-17

EMBA人物报道:

近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在各个领域也取得傲人的成绩。其中,我国京东方正是一家名列世界首磅的面板企业。也许我们消费者以及普通舆论是对京东方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当中十有八九是用过它的产品。在资本市场上,京东方是赫赫有名的,但京东方知名全球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王东升。他为这个企业奋战了20年,不惜烧钱上千亿,终于全世界的围堵中,替中国拼出又一个世界第一。

临危受命,仅用六年扭亏为盈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在王东升还没接手前,因为半导体技术取代电子管技术,这家厂正经历七年的连续亏损,面临濒临破产的窘境。可想而知这样的厂根本不可能有人还愿意出资。王东升只能带领员工自发组织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东升提出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带领京东方走出困境。从1996年到2000年,公司成功上市B股,增发A股。在他的力挽狂澜下,京东方的涅盘重生仅仅用了6年。

王东升除了让公司走出困境,先见之明的他也看到液晶显示技术未来必然取代显像管技术并果断做出了'进军液晶显示领域'战略抉择。京东方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结合实际情况,王东升决定'收购进入',通过国际收购进入液晶面板产业。在2003年以3.8亿美元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迅速切入TFT产业链核心环节。

行业遭遇低谷仍然坚持技术和管理创新

众所周知,行业周期洗礼都是残酷的,更何况刚进入新产业领域的京东方。这一时期王东升通过对半导体显示行业技术特点和行业周期波动的研究,提出了企业生存定律,即: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须提升一倍以上。这一周期正被缩短。

在产业下行时期,005年到2006年的两年期间,京东方连续亏损。此时的王东升被人质疑,压力倍增。尽管是出于这样的行业低谷期,他仍然带领东京放坚持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了在国内TFT-LCD行业的领先地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坚持下,2006年京东方实现产能扩张30%以上。2007年二季度,行业回暖,蓄势待发的京东方抓住机遇,每月赢利达1个亿以上。

越亏损,规模越大,技术越前进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液晶面板行业再次陷入低谷期,京东方面临巨大挑战。已经经历过上一轮行业低谷的王东升深知,只有把液晶产业规模做大,才能真正成为领导者。他继续进行扩大规模,在他的带领下,京东方在各个城市继续研发TFT-LCD生产线。连续亏损,规模却越做越大,这是京东方的真实写照,王东升为此也背上了不少的骂名。

每个运转的车间都充斥着'亏损'换来的生产线,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东京放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产业不断升级。

2005年,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北京5代线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自主液晶屏时代';

2010年,京东方合肥6代线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液晶电视屏时代',扭转了中国液晶电视屏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2011年,京东方北京8.5代线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大尺寸液晶电视屏时代'。

在京东方没有发展起来前,我国每年的面板都要依赖进口且总值高达数千亿。而现在,王东升带领的京东方打破了这个事实。伴随着京东方在多领域出货量第一,中国面板的出货量也从完全进口,彻底逆转为第一。

也许,看到的只是王东升发展京东方一直在'烧钱',但'烧'的每一分钱,都转变为国人实实在在的利益。可以说,若是没有京东方等国内企业的亏损,就没有彩电的大降价,也不存在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的性价比。

王东升将一家几乎被淘汰的电子元器件厂,变成一家核心产业的世界级高科技公司,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实业家,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很期待王东升带领的京东方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来源:线上采编

EMBA人物|深度报道商业精英,商业领袖的传奇经历,透析商业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