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文脉》09傅抱石纪念馆

 田牧 2017-07-17

  邢永根《咏傅抱石纪念馆》诗曰:“抱石散锋无不皴,山川尽画本心真。平沙落雁飞泉远,雨路风车唱出尘。”

《金陵文脉》09傅抱石纪念馆

  南京汉口西路132号,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国画家、金石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傅抱石先生的纪念馆。这里是傅抱石先生晚年生活的地方。他从1963年迁到这里居住,直到1965929日与世长辞。
  傅抱石原名胡瑞麟,1904
105日出生于江西南昌。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在中国著名美术大师徐悲鸿的推荐下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傅抱石纪念馆,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中,庭院里有傅抱石先生汉白玉半身雕像和他的书法碑刻,馆内陈列着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理论著作、画集、印谱,部分手稿和画稿,以及原作照片和复制品等。
  傅抱石生前的画室,基本按原样布置,壁上挂有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和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齐燕铭分别书写的“南石斋”匾额,东墙上悬挂着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书的楹联,画案对面墙上挂着傅抱石生前没有画完的大幅山水画,不禁睹物思人。
  傅抱石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中国画和大量的篆刻作品,他独具一格的“散锋笔法”被人们誉为“抱石皴”。他深入生活,壮游山川,提出“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理论。1960年,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写生团,行程
23千余里,创作了大批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由此开创了“新金陵画派”,享誉中国画坛。
  傅抱石创作的《潇潇暮雨》《听瀑图》《平沙落雁》《镜泊飞泉》《待细把江山图画》等,被公认为传世之作。他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至今仍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他创作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又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这是他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对中国画的重要探索。
  傅抱石的历史人物画,亦独树一帜。他的历史人物或古典诗意人物,如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怀素、石涛、“竹林七贤”、湘君、湘夫人等,都是别具一格,具有崇高的人格精神的典型。
  傅抱石不仅是著名画家,也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从21岁时开始,先后发表了《国画源流概述》《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的山水画和人物画》等论著。从
1935年起,傅抱石即在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绘画理论。于1953年完成巨著《中国美学史》,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关开拓性和独创性的贡献。
  傅抱石纪念馆负责收集保存傅抱石先生绘画作品和遗著资料,以及对外开放和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学术机构交流活动。纪念馆自1985年成立以来,接待了大量的观众,包括日本、欧美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许多傅抱石艺术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使中国画艺术及其精神远播海内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