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西曲歌(戊)

 JwwooLIB 2017-07-17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wbr西曲歌(戊)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
西曲歌(戊)
【三洲歌三曲】(《唐书·乐志》曰:“《三洲》,商人歌也。”《古今乐录》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因共作此歌。其旧辞云:‘啼将别共来(1)。’梁天监十一年,武帝於乐寿殿道义竟留十大德法师设乐,敕人人有问,引经奉答(2)。次问法云:‘闻法师善解音律,此歌何如?’法云奉答:‘天乐绝妙,非肤浅所闻。愚谓古辞过质,未审可改以不?’敕云:‘如法师语音。’法云曰:‘应欢会而有别离,啼将别可改为欢将乐,故歌。’歌和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旧舞十六人,梁八人(3)。”)
送欢板桥弯,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4)。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原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5)。湘东酃醁酒,广州龙头铛。玉樽金镂碗,与郎双杯行(6)。
【自解】
(1)三洲歌:一名《三洲曲》,乐府西曲歌名,流行在巴陵地区。三洲,当指巴陵三江口的三个小洲。《旧唐书·音乐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数行巴陵三江之间,因作此歌。”巴陵,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位于长江南岸,滨临洞湖。三江,指长江、湘水、沅水。三江在巴陵与洞庭湖相通。指巴陵三江口。湖南省岳阳北,洞庭湖水入长江处。唐书: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乐志:礼乐的日志。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者:代词,指前面提到的人物事。商客:商人旅客,商旅。数游:数次游历。巴陵三江口:湖南岳阳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沣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四川嘉陵江入合川县界,合渠江。曰嘉渠口。又经县东南,合涪江,曰三江口。往还:往返。来回。因共作:因此共同写作。旧辞:旧有的歌辞。云:讲,说。道。啼将别:哭啼将要离别。
(2)梁:南朝梁。天监: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共17年余。武帝:梁武帝萧衍。乐寿殿:宫殿名。道义:同道之义。谓一同修道的义友。道德义理。竟留:竟然留下。竟,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十:十名。大德:大功德;佛家对年长德高僧人或佛、菩萨的敬称。梵语为“婆檀陀”(bhadanta)。法师:佛教语。精通佛经并能讲解佛法的高僧。亦用为对比丘的尊称。设乐:设置礼乐。敕chì:敕令。帝王的诏书或命令。有问:设置问题。引经:引经据典。引用经典。奉答:奉命回答。敬答,答复。
(3)次问:依次问。其次问。次,次序。第二,居其次。法云:法师名。佛教语。谓佛法如云,能覆盖一切。闻:听闻。听说。善解:善于理解。善于解读。音律: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泛指乐曲,音乐。何如:如何。比如什么。怎样。奉答:奉命回答。敬答,答复。天乐:天上的音乐,钧天广乐。犹仙乐。常借指美妙的音乐。喻宫庭的音乐。绝妙:绝其美妙。非常美妙,十分巧妙。肤浅:浅薄。浅薄之人。浅薄的我。所闻:所听闻。愚:傻,笨。愚笨的我,谦辞,用于自称。谓:说。称作。称谓。古辞:古代歌辞。过质:过于质朴。质,朴素,单纯。未审:未经审视。不知道。可改以不:可以此改动否。不,否。敕云:帝王命令道。帝王说道。如:依照顺从。语音:所说。言语。读书或说话的声音。应:应邀。顺应。欢会:欢乐约会。而有:而后有了。别离:告别离去。是高兴之别离不应有悲啼也。欢将乐:欢喜将要喜悦。故歌:因故唱歌。所以歌唱。歌和:诗歌的和声。三洲,当指巴陵三江口的三个小洲。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窈窕河:河名。弯曲静深的河水。诗经窈窕淑女所在的河流。傍:旁边。水不在河里六却从河旁流淌。水流很多。旧舞:旧时的乐舞。梁:南朝梁。
(4)欢:<</FONT>方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板桥:木板架设的桥。弯:弯曲处。相待:相互等待。等待。招待;款待。三山:应指巴陵三江口的三个山头。遥见:远远望见。千幅帆:千张船帆。幅,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知是:知道是。风流:风的流动。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花哨轻浮。指男女私情事。
(5)风流:风的流动。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花哨轻浮。指男女私情事。三山:应指巴陵三江口的三个山头。行舟:行进中的船舟。原作:愿作。比目鱼:鳒、鲆、鲽、鳎、舌鳎等鱼类的统称。这几种鱼身体皆扁平而阔,成长后两眼逐渐移到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旧说此鱼一目,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故古代常用以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或朋友。欢:<</FONT>方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千里游:出游千里。
(6)湘东:湘江以东。地处赣湘边境,西南与湖南省醴陵市、攸县交界,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酃醁líng
lù:美酒名。有二说:(1)即酃酒。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2)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
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閒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龙头铛chēng:温酒用的燋斗下面有三个马蹄形足,左侧有一个半圆形流,腹壁上有一个龙头把手。玉樽:玉石的酒樽。金镂:在黄金器物上雕刻镂空。碗:酒碗。郎:郎君。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双杯:两人对饮。行:行酒。行酒令。
【同前】陈·后主
春江聊一望,细草遍长洲。沙汀时起伏,画舸屡淹留。
【自解】陈:南朝陈。后主: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末代君主。陈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春江:春天的江水。聊:姑且,勉强,略微。长洲:水中长形陆地。古苑名。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北。春秋时为吴王阖闾游猎处。沙汀tīng: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时:时时。常常。不时。起伏:一起一落。高低不平貌。画舸gě:画船。涂抹绘画后的大船。舸,大船。屡:屡屡。屡次。淹留:羁留;逗留。
【同前】唐·温庭筠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
【自解】唐:唐朝。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团圆:圆貌。亲属团聚,多指夫妻而言。莫作:不要作。波中月:水波中的明月。莫为:不要成为。潾潾:波光闪烁貌。不堪:不能承当;不能胜任。不忍心。不可;不能。李娘:李家姑娘。青丝发:黑发。青丝般的头发。画带:绘画的衣带。双花:打结成双花形状。君:君子。夫君。君王。结:打结。结系。轻离别:轻易离别。轻视离别。惟恐:只怕。唯有恐怕。旧香:旧日的香火香烛。
【襄阳蹋铜蹄三曲】梁·武帝(《隋书·乐志》(1)曰:“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2)。”《古今乐录》曰:“襄阳蹋铜蹄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约又作,其和云:‘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天监初,舞十六人,后八人(3)。”)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4)。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5)。龙马紫金鞍,翠毦白玉羁。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6)。
【自解】
(1)襄阳蹋铜蹄:即《白铜鞮歌》。乐府清商曲西曲名。鞮,蹄。用兽皮制的鞋。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蹋铜蹄,踩踏白铜马蹄。白铜蹄,代表征战。意为歌颂梁武帝义师征战也。梁:南朝梁。武帝:开国皇帝一般谥号为武帝。这里是指梁高祖武皇帝萧衍,字叔达。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隋书: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乐志:礼乐的日志。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
(2)梁武帝: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字叔达。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年轻时投在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朓、范云等。之在:时在。在……的时候。雍镇:镇守雍州。齐明帝时萧衍任过雍州刺史。童谣:儿童传唱的歌谣。旧时认为能预示世运或人事。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白铜蹄:白铜的马蹄。代义师的骑兵。反缚:反手束缚。反绑两手。扬州儿:扬州的小儿。在扬州的南朝齐皇帝小儿。识者:能辨识童谣的人。谓:称为。金蹄:金质的马蹄。及:待,等到。义师:为正义而战的军队。应指萧衍起兵造反的军队。之兴:的兴起。实以铁骑:实际上是以骑兵(兴兵的)。扬州之士:指在扬州的南朝齐朝廷的官员。面缚: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古代用以表示投降。果如:果然如同。谣言:童谣所言。故即位之后:因此梁武帝萧衍即皇位以后。童谣过时,于己不利,所以改造新声为“蹋铜蹄”,踏上征途也。更造:更改制造。新声: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礼乐的诗歌。新的民歌。帝自为之词:梁武帝自己为歌谣作词。又令:又命令。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历仕宋、齐、梁三朝。为:为此制作。以被:以加入。以覆盖于。用以备用于。管弦:管弦乐。
(3)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蹋铜蹄,踩踏白铜马蹄。白铜蹄,代表征战。意为歌颂梁武帝义师征战也。者:代词,指前面提到的人事物。梁武:南朝梁武帝。西下:西下征战平乱也。所制:所制造。所写作。其和:它的和声。云:说,讲。襄阳白铜蹄:来自襄阳的白铜蹄的战马。指梁武帝的战马。圣德:用以称帝德。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应乾:顺应乾卦。顺应天意。天监: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南朝梁使用这个年号共17年余。舞:乐舞。舞蹈。
(4)陌头:地头。街头。陌,田间小路。街道。征人:远征之人。征战之人。闺中:闺房中。下机:从织机上下来。含情:怀着感情;怀着深情。送别:送行离别。沾:泪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5)草树:草木。非一香:并非一种香气。花叶:花朵和树叶。百种色:百种颜色。寄语:寄托言语。传话,转告。故情人:原来的情人。旧情人。相忆:相回忆。相思;想念。
(6)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因以“龙马”指骏马。古代传说中龙头马身的神兽。紫金鞍:紫金的马鞍。翠毦:翠鸟羽毛装饰品。白玉羁:白玉的马笼头。羁,马笼头。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借指宫门。借指京都。襄阳儿:襄阳的儿郎。襄阳藉的将士。
【同前三曲】沈约
分手桃林岸,望别岘山头。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1)。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2)。蹀鞚飞尘起,左右自生光。男儿得富贵,何必在归乡(3)。
【自解】
(1)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历仕宋、齐、梁三朝。桃林岸:桃树林的口岸。岘山:襄阳岘山俗称三岘,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若欲:若想。如果想要。寄音信:寄托音讯或信息。汉水: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2)宛水:宛溪。宣城古名“宛陵”,是以宛溪之滨,陵阳之麓,含山水首字定名。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陆的重要通道。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从事:行事;办事。指任职。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一朝:一时;一旦。一个早晨。神武:神武的帝王。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奋翼:犹奋翅。多以喻人振奋而起。先鸣:首先鸣叫。
(3)蹀鞚dié
kòng:勒马。【汉典】谓跨马驰骋。蹀,踏足;顿脚。鞚,驾驭,带嚼子的马笼头。自:独自。自然。自己。男儿:犹男子汉;大丈夫。富贵: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未必。归乡:回乡。归心向往。
【采桑度七曲】(《采桑度》一曰《采桑》。《唐书·乐志》曰:“《采桑》因三洲曲而生,此声苑也。《采桑度》,梁时作(1)。”《水经》曰:“河水过屈县西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2)。”梁简文帝《乌栖曲》曰:“采桑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古今乐录》曰:“《采桑度》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即非梁时作矣(3)。”)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4)。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5)。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6)。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7)。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8)。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9)。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10)。
【自解】
(1)采桑度:采桑的渡口。渡口名。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亦为舞曲名。唐书: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乐志:礼乐的日志。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采桑:采桑度。与始出于《陌上桑》的乐府相和曲《采桑》不同。三洲曲:一名《三洲歌》,乐府西曲歌名,流行在巴陵地区。而生:而产生。苑:忧怨。【康熙字典】又音鬱。《詩·小雅》我心苑結。《箋》苑,猶屈也,積也。《釋文》音鬱。梁时作:南朝梁时期作歌。
(2)水经: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屈县:有北屈和南屈。《水经注》中引用了《汲郡古文》中的一句话:“翟章救郑,次于南屈”,也证实了二屈之分。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注》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平阳郡,西汉设置的郡级行政区划,郡治在秦置的平阳县(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采桑津:据《水经注》,黄河过屈县西南为采桑津。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僖公:鲁僖公,姬姓,名申,鲁庄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在位33年。晋:春秋时期晋国。里克:嬴姓,里氏,名克。春秋前期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能征善战的统帅。败:打败。狄:狄人。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采桑:采桑津。采桑度。采桑渡。位于山西省乡宁县西。是也:是啊。
(3)梁简文帝:萧纲,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乌栖曲: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采桑渡:即采桑津。据《水经注》,黄河过屈县西南为采桑津。碍,阻,阻碍。郎:郎君。儿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欲渡:想要渡河。风波:大风和浪波。风浪。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旧舞:旧时乐舞。梁:南朝梁。即:那就是说,那就是。即使。梁时作:南朝梁时期作歌。矣yǐ: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4)春三月:春天三月。春桑:春天的桑叶。女儿:小女子。歌吹:歌唱吹奏。歌声和乐声。当春:正当春天。正值春天。曲:曲调。歌曲。
(5)冶游:野游;男女出外游乐。采桑女:采桑的女子。尽有:全部都有。有尽。有了所有。芳春色:芬芳春天的颜色。芳春,芬芳春天。比喻妙龄、青春。姿容:姿色和容色。身姿和面容。应春媚:顺应春天的妩媚。粉黛:傅面的白粉和画眉的黛墨,均为化妆用品。引申为妆饰。指美女。加饰:加以妆饰。
(6)系条:系结枝条。用带子绑住树枝。春桑:春天的桑叶。采叶:采摘的桑叶。采下的树叶。何:何其。多么。纷纷:乱貌。众多貌。采桑:采摘桑叶。不装钩:不安装钩子。牵坏:(是怕)牵扯坏。挂坏。紫罗裙:紫色的轻软丝织品制作的裙子。
(7)语欢:对所爱之人说。欢,<</FONT>吴方言>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稍:稍许。稍微。少许。一头:一只蚕。一个蚕头。百塸:一百块农田。塸qiū:量词,用于被分隔开的一块块的农田。奈当:奈何当。黑瘦尽:黑瘦得都死尽。不周:不齐全;不周到。不周济。
(8)春月:春季二三月。欢:<</FONT>吴方言>所喜欢之人。所爱之人。郎君。俱:走在一起,在一起。不满百:不满一百个蚕头。那得:哪得。罗绣襦rú:罗襦和绣襦。襦,短衣,短袄。罗绣,有文绣的丝罗。
(9)盛阳月:旺盛阳气的月份。春天。何:何其。多么。翩翩:飞行轻快貌。飘动貌。翩翩起舞。攀条:攀援枝条。树表:<</FONT>方言>树的表面。树梢。牵坏:牵扯坏。挂坏。紫罗裙:紫色的轻软丝织品制作的裙子。
(10)伪蚕:假蚕。【汉典】野蚕。亦指野蚕与家蚕的杂交蚕种。化作茧:化成蚕茧。茧,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烂熳:烂漫,色泽绚丽。杂乱繁多貌。不成丝:缫不成丝。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无所获:无所收获。持:操持。料理,操办。底为:<</FONT>吴方言>何为。底,<</FONT>吴方言>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