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钟会再次得到当权者的重用,还是嘉平六年(公元 254 年)的事情。 此时司马家族已经牢牢地控制了曹魏的政局,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以大将军之职总揽国事。有一次,司马师命令中书令虞松为其撰写一篇奏章,数易其稿之后司马 师仍然不太满意,要求虞松继续修改,这让已经自觉江郎才尽的虞松非常为难,正巧此时钟会与虞松见面,发现其面有难色,于是询问。看到钟会这样一位名士前 来,虞松突然眼前一亮,再也不顾忌自己的面子,立即将奏章之事向钟会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钟会看过虞松的奏章之后,仅仅将全文改动了五个字。但就这五个字 的改动,已经让虞松心悦诚服,立即将修改后的奏章呈送给了司马师。司马师看完奏章,也觉得非常满意,但也发觉这并不是虞松的写作风格,于是好奇地问:“这 似乎不是你所做的改动,究竟是何人所为?”虞松据实相告,并向司马师推荐这位青年名士。司马师当即表示:如果钟会果真有非凡的才能,自己定当重用,并派虞 松代传自己的口谕召见钟会。 听到司马师召见自己的消息,钟会深知这是得到重用的一个大好时机,于是闭门谢客,精心为这次的会见作准 备。同时他还向虞松打听司马师的擅长之处,以做到知己知彼。经过十天精心的准备之后,钟会与司马师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两人从早上开始一直交谈到深 夜的二更时分。司马师对于钟会的才气非常欣赏,在钟会离开之后感叹道: “钟会此人可谓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呀!”从此之后,钟会成了司马家族忠实的拥护者和支持者。而司马师也利用钟会这位在官场和士林中具有广泛人脉关系的青年名士刺探朝野上下的情况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就在钟会获得司马师垂青的这一年,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黄门监苏铄等人打算发动兵变推翻司马师的专权,但被司马师发觉并挫败,李丰等人被杀,同时受 到牵连的还有中领军许允,他被流放至东北边境的乐浪地区并死在途中。为了消除隐患,司马师特意派遣钟会去了解许允那两个正在服丧的儿子的情况,如果发觉这 二人稍有异常表现就立即处置。幸好许允的妻子阮氏识破了钟会前来的真实用意,知道钟会这是在替司马师做密探,想到在钟会面前掩饰毫无作用,于是就大大方方 地将自己这两个资质平庸的儿子喊来与钟会交谈,并嘱咐自己的孩子据实回答钟会所提出的问题,结果钟会也发觉许允的这两个孩子难堪大用,于是回去和司马师进 行了汇报,许允的孩子们才得以保住性命。 同年九月,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改立年仅十四岁的曹髦为帝。为了了解这位新皇帝的潜质,钟会又受司马师的委托对曹髦进行了多次细致的观察和鉴别。事后钟会认为曹髦的文采具有曹植的风范,武略则有当年曹操的潜质。这也让司马师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加强了防范之心。 钟会的卖力表现很快让司马师对这位刚刚投奔自己门下的新人另眼相看,并将其作为心腹进行培养,予以高官厚禄。就在这一年,钟会被授予关内侯的爵位,成了末代曹魏政权一颗耀眼的政坛新星。 随着司马师专权脚步的不断加快,曹魏皇室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为了夺回对朝政的控制权,亲曹魏皇室的势力于正元二年(公元 255 年)在淮南地区发动 了新的大规模叛乱。曹魏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毋丘俭,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假传皇太后旨意,举兵十万余众在寿春发动兵变。当时,司马师正患有严重的眼 疾,疼痛难忍,对于是否应该自己亲自带兵出征犹豫不决。这时钟会与河南尹王肃、尚书傅嘏一起反复劝说司马师亲自出征,尽快消灭毋丘俭、文钦叛军,以稳定局 势。最终司马师接受了三人的建议,以弟弟司马昭兼中领军留守洛阳,自己则亲自率领胡遵、邓艾、诸葛诞、王基等将领出征。而此时的钟会也出现在征讨大军的行 列当中,他主要负责的是军机要事,成为司马师在军事指挥上的主要助手之一。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较量,毋丘俭被杀,文钦逃往东吴,叛军基本被司马师肃清。对 于首次参与军事谋略的钟会而言,这次的军事行动也为他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而此时的钟会已经成为司马家族的心腹之一。 就在此次征战结束后不久,司马师病情加重,于是年二月病逝于许昌。这时不甘受司马氏摆布的曹魏皇室企图利用这个机会夺回权力。曹髦下令由司马师的弟弟司马 昭留守许昌,而由尚书傅嘏率领大军主力返回洛阳。曹髦的目的非常明显,想利用司马师新丧之际夺回兵权。此时的司马昭尚且在由京城洛阳赶往许昌的途中,一旦 大军依照曹髦的旨意返京,情况将顿时发生逆转。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钟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傅嘏经过商量研究之后,毅然决定不遵从皇帝的命令,并由 傅嘏上表,大军主力等待司马昭赶到许昌之后一起回到京城,这样一来,曹髦的如意算盘就彻底落空,不得不被迫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 尚书事,继司马师之后继续控制朝政。当钟会与大军一起返回洛阳之后,面带得意之色,自觉立下了丰功伟绩,言谈举止之间不禁得意扬扬。一旁的傅嘏看不惯钟会 的这副小人嘴脸,不禁奚落了一句:“你的志向远大,用不着因此而骄傲自满不可一世吧?” 因为协助司马昭继位有功,钟会很快又被升迁为黄门侍郎,封爵为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 司马昭掌权之后,篡位之心日显,此时他与忠于曹魏皇室的势力较量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当时驻守在淮南地区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就是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为此 司马昭专门派出右长史贾充进行试探,结果贾充所提出的禅代之事遭到了诸葛诞的严厉批驳。为此,司马昭下令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任命诸葛诞为司空,企图以此逼 迫诸葛诞放弃手中的兵权并离开自己的大本营淮南。当时,钟会的母亲去世,钟会正在服丧。 听说司马昭任命诸葛诞为司空的消息之后,立即 脱掉丧服找到司马昭并预言诸葛诞一定不会接受这个任命,提醒司马昭这个举措很可能导致诸葛诞举兵谋反。而当时司马昭认为该项任命已经公开颁布,不宜再作更 改,同时也对诸葛诞是否会谋反心存侥幸。其结果正如钟会所预料的那样,司马昭的用意被诸葛诞识破,甘露二年(公元 257 年),诸葛诞在淮南寿春地区举 兵谋反。司马昭挟持皇太后及魏帝曹髦一起发兵征讨诸葛诞。这时司马昭才猛然想起当初钟会给自己的劝告,心中不免有些后悔,于是不顾钟会尚未完成服丧期就让 其跟随大军一起出征。 |
|
来自: liuhuirong > 《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