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坐拥江东

 liuhuirong 2017-07-17
孙权的发展轨迹与曹操、刘备有着显著的差异。曹操与刘备都是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才建立起了政治、军事集团。孙权则是依靠哥哥孙策 已经占领的江东地区发迹的。同汉末的其他诸侯相比,也只有益州的刘璋与河北的袁谭兄弟才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刘璋、袁谭兄弟都失败了,而 孙权却与曹操、刘备一样,在诸侯争霸之中笑到了最后,成为三分天下的胜利者之一。那么,孙权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成为了东吴的开国皇帝的呢?他的成功又 为后人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临危受命

  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父亲孙坚,是后汉时期著名军 事将领,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攻打荆州刘表集团的时候意外战死。孙权的哥哥孙策,在孙坚战死之后依附袁术。之后于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经过近五年血战,终于占据了江东六郡,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之一。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意外被 刺,不幸病终身亡。临终之前将自己一手创建的政治、军事集团交给了年仅十九岁的弟弟孙权。从此,孙权开始了对江东地区长达五十二年的统治。

   孙权能成为孙策事业的继承者,与其早年在孙策身边的优异表现及孙策的有意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孙策起兵以来,孙权就一直跟随在哥哥的身边,从哥哥的身 上学到了很多用兵打仗的知识和经验。渐渐地他也开始参与谋略策划。少年孙权的才智令孙策感到非常的惊奇。《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孙权)每 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

  为了增强孙权的地方管理经验,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年仅十五岁的孙权就被孙策派往阳羡担任县长。之后又被州郡先后辟为孝廉、茂才。

   年轻的孙权在孙策的培养下逐渐成熟。《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了东汉朝廷的使者刘琬对于少年孙权的一个评语:汉以策远脩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 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该传注引《江表传》中也说:

  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当孙策雄心勃勃打算向中原地区发展的时候,却遭到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暗算,身负重伤。临终前,孙策把孙权招到自己的 病床前,让孙权把官印绶带佩戴上,同时对孙权做了临终嘱托。《三国志·孙讨逆传》载: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 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从孙策的遗言中可以看出,他对孙权继承自己的事业是非常放心的,同时他对于孙权“举贤任能”的优点也是非常了解的。他希望孙权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孙策的去世,对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但是,此刻江东险恶形势却令年轻的他不得不迅速从痛失兄长的悲伤中清醒过来。

  此时江东地区的形势可谓危机重重。正如《三国志·吴主传》中所言: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因此,如何迅速稳定江东的形势,成为年轻的孙权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危局,孙权迅速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孙权广揽人 才,进一步加强集团的势力。对于孙策的旧部,孙权继续加以重用。尤其是孙策旧部中最主要的成员张昭、周瑜,都成为了孙权掌权初期最为依赖和信任的心腹。对 于孙策的其他旧部,孙权也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同时,孙权还先后招募了诸葛瑾、鲁肃、是仪、步骘、严畯等江淮士人,并委以重任。《三国志·吴主传》载: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的措施,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但为日后提供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江东最主要的军事将领,同时还确立了鲁肃提出的“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战略构想。

  其次,消除宗族内部的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孙权掌权之初,家族内部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载: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会稽闻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谕暠。

  《三国志·宗室传》注引《典略》载:

  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行人以告,权乃还,伪若不知,与张昭共见辅,权谓辅曰:“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辅云无是。权因投书与昭,昭示辅,辅惭无辞。乃悉斩辅亲近,分其部曲,徙辅置东。

  对于家族内部的反对势力,孙权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

   第三,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对于境内的少数民族,孙权采用了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以稳定江东地区的内部形势。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孙权主政初 期,先后派遣吕蒙、黄盖、太史慈、潘璋、凌统、韩当、周泰等将领分别在豫章、丹阳、吴郡、会稽等郡进行了长期的镇抚措施,对于扩大东吴的兵员,增加境内的 人口、发展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亲征李术,树立威信。《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

  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是岁举兵攻术于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三国志·宗室传》注引《吴书》云:“(孙河)从权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