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言(1580年~1671年),中国明代末年书画篆刻家、出版家。字曰从,号十竹,原籍安徽休宁,寄居清·胡正言辑 十竹斋书画谱南京鸡笼山侧。尝从李如真攻六书之学,于是篆、隶、真、行,简正矫逸。善画山水、人物,尤擅花卉、墨梅。善制墨,并印笺纸。因其家中庭院种竹十余株,所以将其居室名为“十竹斋”。是明末期间一个大胆革新的艺术创作家。擅长篆刻、绘画、制墨等许多工艺,并对' 版'印刷的试验和推广应用作出巨大贡献,他主持雕版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成为印刷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他首创的'拱花'印刷,在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到今天,压凸印刷还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装潢印刷。 胡正言和名刻工汪楷等合作创制《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外,还著有《尚书孝经讲义》、《书法必稽》、《竹斋雪鸿散迹》及《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古文六书统要》二卷。 生平事迹胡正言,1584年出生于安徽休宁县城文昌坊一个世代业医的家庭。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又称次公。少小颖悟、博学能文。三十岁后随父兄行医皖西,曾客居六安望江湾,继徙 霍山一带,专门为人治病。《金陵通志》记载胡正言:“胡少从李登学,精篆籀”,不仅练得一手好字,还善绘画并精篆刻。 崇祯时曾授职于翰林院,尚未赴任,清兵即攻入 北京,福王朱由菘仓惶南逃,竟把大明朝国玺遗失。福王在金陵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后,经吏部左侍郎吕大器推荐,胡正言精心镌刻了龙文螭纽的国玺御宝,被授武英殿中书舍人。后辞官隐居在南京鸡笼山侧,屋前种十余竿竹,命室名为“十竹斋”,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制墨、 造纸、 篆刻刊书。入清后,曾参加以太仓人张溥为首的反清复明组织——“复社”,并以“胜国遗民”自居,跋文中虽冠顺治年号,但仍署“前中书舍人”衔,以示无贰志。当然,胡正言隐居生涯是寂寞的,心情也十分沉重,正如顾梦游在《胡曰从中翰七十》一诗中云:“朝市由来多隐情,老思逃世未逃名;不将金马重寻梦,为感铜驼只掩荆。”十竹斋既是他的“隐阁”,更是他专心从事艺术探索、精研雕刻印刷的作坊。 主要作品胡正言和名刻工汪楷等合作创制《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外,还著有 《尚书孝经讲义》、《书法必 《十竹斋画谱》稽》、《竹斋雪鸿散迹》及《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古文六书统要》二卷。 |
|
来自: 昵称44154123 >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