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医案看叶天士用小建中汤:加减变化一,“凡脾寒呕吐,宜兼温散者,当以生姜煨熟用之……”

 水木年华138 2017-07-17


孙晓光,赵艳,彭越

小建中汤的加减变化

小建中汤的常见化裁如气虚加黄芪、人参,血虚加当归,这些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都有体现。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叶天士独特的加减规律。

1.关于姜的使用

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叶天士使用小建中汤多去姜或易生姜为煨姜。张山雷《本草正义》曰:“干姜(注:附生姜、煨姜、姜炭),味辛、微苦,性温、热。生者能散寒发汗,熟者能温中调脾,善通神明,去秽恶,通四肢关窍,开五脏六腑,消痰下气,除转筋霍乱,逐风湿冷痹、阴寒诸毒、寒痞胀满、腰腹疼痛、扑损瘀血、夜多小便。孙真人曰:‘呕家圣药是生姜。’故凡脾寒呕吐,宜兼温散者,当以生姜煨熟用之;若下元虚冷而为腹疼泻痢,专宜温补者,当以干姜炒黄用之……若阴虚内热、多汗者,皆忌用姜。”

从医案看叶天士用小建中汤:加减变化一,“凡脾寒呕吐,宜兼温散者,当以生姜煨熟用之……”

中药:姜炭

从《临证指南医案》小建中汤去姜的医案中可以发现基本上包含汗出、咳喘、动血、营虚干血劳几个症状,这几个症状或有内热,或为阴虚,都忌姜之表散、动阳、耗阴的特性,故叶氏弃之不用。

用煨姜代替生姜,最典型的是治疗汗证的三个医案(见前文),应用【黄芪建中汤】为底方,生姜全部代以煨姜,就是要避生姜辛散之性,而要用煨姜取义“劳者温之”,与诸甘味药同用,甘温以补营卫之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