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诊丨经典病例164】 右下颌骨静脉血管畸形 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panyunbo 2017-07-17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 男性,14岁。


主诉 : 出生时左颊部发现红色斑块,皮肤表面淡紫,按压软。


现病史: 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左颊部红色斑块,皮肤表面颜色变化,呈淡紫色,按压软,近年逐渐增大。三年前,无意发现右侧下颌骨膨隆,近来数月有疼痛、下唇麻木等症状。该患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无发热、胸闷、气短、胸痛;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无进行性消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饮食、二便正常,睡眠良好。


既往史: 无。


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表现。


超声: 无。


CT/MRI扫描: 型号ORTHOPHOS XG 3D Ceph,球管电压60-90kV,管电流3-16mA。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A B C D


头颈部CT检查:CT检查设备为飞利浦Brilliance64排螺旋CT,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眶上到锁骨水平,常规扫描层厚为5mm,电压120kV,管电流50mA,矩阵512×512;扫描结束后行1.25mm薄层后处理重建。


影像图片


问题2:该病例在CT图像中,较全景片获得那些更多信息?(多选)


A 与牙根的关系

B 病灶软组织密度改变

C 病变区颌骨膨隆情况

D 骨小梁形态变化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B C


磁共振增强及功能检查:设备为GE1.5T Signa Twin Speed扫描仪。采用头一颈联合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和参数如下:① 横断面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2W I(FRFSE T2W I):TR 4020~ 4820 ms,TE 84.8ms,激励次数3。② 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1WI(FSET1WI):TR 400~600 ms,TE 8~9.9 ms,激励次数2。层厚5 mm;层距l mm;视野24 cm×18 cm;矩阵228×192。③冠状面FSE T2WI。④横断面、冠状面增强T1WI,增强剂马根维显(Magnevist)。常规剂量为0.1mmol/kg,最大允许剂量0.3mmol/kg。

全景片可见

右下颌骨后牙区、角区骨质破坏,密度降低,下颌骨下缘见骨质膨隆,病变区下颌神经管增粗,相邻牙浮立。


CT图像上可见

 病灶区骨质向颊侧、舌侧膨隆,以向颊侧膨隆明显,呈多囊状,见扇形骨小梁,病变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斑片状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迂曲血管影,明显强化部分CT值:平扫(35Hu)、增强(78Hu)。双侧咀嚼肌区、腮腺、颊部见不规则团块状、片状强化影,增强后CT值为84Hu。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磁共振图像可见

CT图像区所示软硬组织相应病灶T1WI为中等信号,T2WI(压脂)为较高信号。


问题3: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 骨肉瘤

B 颌骨静脉畸形

C 颌骨动静脉畸形

D 角化囊性瘤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解读

答案:B


病理所见

“右下颌骨” 镜下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血管位于骨小梁间,管壁较薄,可见内皮细胞,部分管腔内含红细胞,血管间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区域可见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

“右下颌骨静脉血管畸形”。



三、诊断分析思路


1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全景图像特点为右下颌骨病变区骨质有膨隆,平片显示向下膨隆明显,病变累及下颌神经管,神经管稍显增粗,管壁骨质不完整,相邻牙呈浮立状。

CT平扫可见右下颌骨病变区骨质膨隆明显,向颊侧更甚。病变内部分软组织增强后强化明显,最高CT值达99Hu,平均为78Hu,部分可见呈迂曲血管影。部分骨小梁延相邻骨皮质排列呈扇形。双侧颌面部软组织内见强化明显病灶。未见增粗回流静脉、未见双侧颈部肿大淋巴结。

磁共振检查见右下颌骨内及双侧颌面部软组织内病灶于T1WI为中等信号,T2WI图像为高信号。


2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全景片的意义:全景片可以直接观察右下颌骨区病灶与下颌神经管、相邻牙根的关系,该病变区神经管的改变可排除牙源性病变的可能。


(2)CT图像的意义:能明确病变区骨质膨隆方向(颊舌侧膨隆,以颊侧为主),右下颌骨内病灶强化方式为蚓状、团块状、片状明显强化,根据该强化方式可考虑脉管畸形可能。骨小梁呈扇状排列是该病变影像学改变特点之一。双侧颌面部软组织内有脉管畸形病灶。


(3)MR图像的意义:在MR图像上,病灶信号不均匀,T2WI图像中呈高信号表现,提示该病变为液性成分为主。


(4)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临床上14岁男性,病史较长,病变多发,累及软硬组织。主诉有右下颌骨病变区疼痛、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恶性肿瘤相似。影像学表现中骨质吸收,骨小梁尚存,呈推移、扇形改变,骨皮质连续,可与恶性肿瘤相鉴别。病变CT增强后强化呈蚓状、团块状。颌面部软组织病变在CT、MR图像中的密度、信号改变均与颌骨内病变基本一致,因此考虑一元论。综上所述,本病例倾向诊断为良性病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为儿童男性患者,出生既有,多发累及颌面部软硬组织。右下颌骨区疼痛、麻木与恶性肿瘤症状相似,但出生既有、病史较长,及全景、CT、MR影像学表现中恶性征象不明显,扇形排列骨小梁、蚓状团块状强化方式、软硬组织多发等特点均提示为脉管畸形,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低血循脉管畸形(静脉畸形)。


2
鉴别诊断

(1)骨肉瘤:以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为特征。肿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骨、肿瘤性成骨细胞和骨样基质。骨肉瘤是颌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人,10-3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症状是患部间歇性麻木和疼痛,很快转变为持续性疼痛,并可伴有反射性疼痛。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均好发于后部。成骨型骨肉瘤以成骨为主,瘤骨结构可呈日光状、针状、棉絮状,部分以软组织肿块表现为主。部分骨肉瘤病变可穿破骨皮质,侵犯周围软组织,可见不规则瘤骨及Codman三角形成。

(2)颌骨动静脉畸形:又称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实质上是颌骨内高血循脉管畸形,多为先天性病变,约占所有骨病变0.7%,一般好发年龄为20-30岁,表现为患部无痛性肿大。影像学图像中颌骨病变区见明显强化溶骨性病变区(血池),并可见提早显示、增粗回流静脉。本病例无增粗回流静脉,强化方式与动静脉畸形不同,因此可做鉴别诊断。

(3)角化囊性瘤: 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延颌骨长轴生长,病变较大时仍不引起颌骨膨大,膨胀方向多向舌侧。多发生于第三磨牙区,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平扫CT值或接近于水液,或与软组织相等,增强CT上,病变内囊性病变无强化。本病例从膨胀方式,病灶内密度改变、神经管改变等方面都可以与角化囊性瘤做鉴别诊断。



病例供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放射科  朱凌



专家点评


该病例为14岁男性患者,病灶位于右下颌骨角区及升支区。该病变影像学特点为平片上病灶向下膨隆,骨皮质较连续,下颌神经管显示不清。CT图像特点为,病灶向四周均有膨隆,骨皮质基本连续,部分连续性欠佳,增强后有团状、蚓状明显强化。磁共振图像特点为病灶为长T2长T1信号,团块状强化明显。在CT、磁共振图像中均可看到颌面部软组织内有脉管畸形病灶存在。

颌骨病变以牙源性病变为主,非牙源性病变所占比例较牙源性病变低。该病变需与牙源性肿瘤、囊肿鉴别,该病灶向四周膨隆,颊舌侧均膨隆明显,并且下颌神经管显示不清,根据这些表现可将良性牙源性囊肿及肿瘤排除。颌骨病变以骨质膨隆为主,骨皮质较连续,并且强化方式为团状、蚓状明显强化,这些影像学特征可与常见的骨肉瘤、原发性骨内癌等相鉴别。

颌骨脉管畸形中,文章发表较多的是中心性血管瘤即动静脉畸形,该病变虽部分强化明显,但没有早期出现的增粗的异常回流静脉,并且颌骨内无明显强化的血池,因此,可以将中心性血管瘤排除。结合颌面部其余软组织中的脉管畸形表现,可将该病灶,诊断为颌骨脉管畸形中的静脉畸形。

颌骨静脉畸形发生率小,在中文文献中并无报道,可如不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会对临床治疗的制定产生误导,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根据颌骨膨隆、骨小梁扇形改变,增强后团状、蚓状明显强化,对其影像学特点会有一定认识,加上对临床征象及病史的了解,可对其诊断有一定的把握。



点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放射科 陶晓峰主任



参考文献:

1. Vardas E, Stavrou E, Leventis M, et al.Intraosseous mandibular venous malformation.J Craniofac Surg,2011,22(6):e44-47.


2. Damm DD. Mandibular radiolucency.Venous malformation.Gen Dent. 2011 Jul-Aug;59(4):316-7.


3. Aldridge E, Cunningham LL Jr, Gal TJ,et al.Intraosseous venous malformation of the mandible: a review on inter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nomenclature for vascular anomalies in bone and report of a case.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2,70(2):331-339.


4. Persky MS, Yoo HJ, Berenstein A.Management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s of the mandible and maxilla.Laryngoscope,2003,113(11):1885-18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