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听指北|指挥大师棒下的贝多芬音乐

 董校长读书 2017-07-17


贝多芬的音乐曾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一致公认为“音乐圣殿之门”,不知有多少朋友伴随着他《第五交响乐》那撼人心魄的“命运敲门声”而步入古典音乐的殿堂。

试听指北|指挥大师棒下的贝多芬音乐

贝多芬的音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它以非凡的气魄与魅力放射着异彩,给后人以无穷的奋进力量。百余年来不知有多少音乐家苦心研习贝多芬的音乐,以图再现“乐圣”的英姿。

今仅就二十世纪三位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挥大师诠释贝多芬作品的不同风格,做一简析。他们分别是:德国的富特文格勒、意大利的托斯卡尼尼和奥地利的卡拉扬,这三位指挥家均被世界乐坛视为贝多芬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威廉·富特文格勒是著名的德国指挥家和作曲家。1886年出生于柏林。1954年逝世于法国巴黎,终年68岁。他是一位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艺术家,早年便以指挥贝多芬的作品而闻名。欣赏由他指挥的贝多芬音乐,我们可以从流动的旋律中感受到英雄性和抒情性碰撞发出的火花。他从不拘泥于贝多芬乐谱表面上的某些指示,而总是企图搜寻隐含在音符后面的深刻内涵,他经常用即兴的手法处理作品,同一部乐曲每一次演出都有很大变化,在他的指挥捧下,似乎乐曲的小节线消失了,音乐一气呵成。他使贝多芬的音乐超越了时代的鸿沟,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境界。

试听指北|指挥大师棒下的贝多芬音乐

富特文格勒是位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把自己看做是德国浪漫派传统的化身,他认为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写照。仅1911-1940年间,他指挥贝多芬作品的演出就达1045次,其中最多是《第五交响乐》,足见他对贝多芬音乐热爱之深。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是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1867年生于帕尔玛。他在世界乐坛享誉半个世纪之久,曾录制了大量唱片,曲目极其广泛,至今盛传不衰。

托斯卡尼尼是位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对待艺术极其严肃认真,他认为一位指挥家要严格忠实原谱演奏,不能附加任何个人的意愿。音乐作品应永远属于曲作者,不能因谁演奏了它就改变了原貌,一位指挥家越是深入研究了总谱之后,就越感觉应该把它归还给曲作者,而不是随意地留给自己,所以“他永远也不认为他自己是在诠释一部作品,而应该是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忠实无误地把作品再现给听众。

托斯卡尼尼指挥的贝多芬音乐,旋律线条清晰明确、气势凌厉逼人,出色地体现了贝多芬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与各种情绪的对置。这种指挥风格或许有助于我们能更直接地领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比较富特文格勒与托斯卡尼尼的指挥风格,几乎他们许多方面都站在对立的两极,这要归结为两个人文化背景的差异。托斯卡尼尼是在威尔弟和意大利歌剧中孕育成长的,而富特文格勒则是受到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交响乐的陶冶。有趣的是富特文格勒本应具有德国传统的严谨,但指挥风格却以浪漫著称,而应具有意大利人热情与浪漫的托斯卡尼尼反以冷峻严谨而闻名于世。

在这两位“怪”杰的背后有着一大批追随者。其中最优秀的继承人、成功地融合他们两个指挥风格的榜样,便是卡拉扬。

卡拉扬自50年代步入乐坛后,叱咤风云在三十余年,他曾说过:“希望自己能将富特文格勒的激情与托斯卡尼尼的精确融会在一起。”结果,他行如初衷。而这个融会点的集中体现就是卡拉扬指挥诠释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卡拉扬把贝多芬的英雄性、那种勇往直前、充满向上力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至尽}抒情的、富浪漫气息的、优美舒缓的一面也表现得恰如其分。卡拉扬一生共录制过四次《贝多芬交响乐全集》,除了第一套在EMI公司与爱乐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为单声道录音外,后三部均是从立体声的方式与柏林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卡拉扬的指挥特点是: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精雕细琢,巧妙布局,适虚夸张,他对音乐的态度是极端严肃的。当1980年他应DG公司之邀,采用数码技术为其第三次录制贝多芬九首交响乐时,每部作品都要反复试奏二三十遍之后,方能进行初录。初录后,再用半年的时间搜集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然后再重新排练,重新录音,仅这套唱片的录制就花了18个月的时间。这种为艺术呕心沥血,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后来乐人永恒的楷模。

试听指北|指挥大师棒下的贝多芬音乐

当朋友们全部赏析了卡拉扬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四次诠释版本后,必定会深探地体味到指挥大师在贝多芬音乐中所浸润的一片苦心。就DG公司这三次录音而言各有差异,1963年的较为激情}1977年的较为圆熟,1984年的则较为理智,卡拉扬的贝多芬作品诠释版本是世界乐坛的一块瑰宝,将永世留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