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时事讯(杨黛清通讯员/沈阳)近日,在钟落潭镇五龙岗村的就业指导工作站,四间特殊的办公室正在紧张装修,这是为村里第一批创业者提供的孵化基地,由村里免费提供办公场地,购买专业公司服务提供指导服务。据了解,这是该村解决村民就业方法的再升级,从2014年开始,该村通过引进外援,不仅转变了村民的就业意识,也成功解决了村里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
村里闲散人员多 引进专业机构解决就业难题
五龙岗村位于钟落潭镇的中心区域,也是未来地铁的出口所在地,是该镇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因为“不差钱”,村里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再做一份在他们眼中辛苦又收入微薄的工作。 五龙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林信明告诉记者,2014年新班子刚上任时,发现村里很多年轻人和40多岁的壮年劳动力都不上班,平时没事都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不是闲聊就是打牌,不仅直接影响下一代,还对村里未来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大影响,“长期这样,还可能导致吸毒、赌博等违法现象发生。” 林信明说,2014年村里购买了穗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服务,在发现村民就业问题后,将购买服务的方向转向了就业指导,并在村里成立了就业指导工作站。记者从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了解到,五龙岗村是我区目前唯一一个通过购买服务解决村民就业的村,也为我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题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改变观念提升技能 4050基本全部实现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五龙岗村村民之所以不就业,技能上的缺乏和思想意识观念上的落后也是重要原因。穗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东敏说,在走访中,村里就业的年轻人一般选择到市区或者外地,很多人都不愿意将就做他们认为工资低的工作,更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本地人给外地人打工丢面子,本地企业也不愿意招收本地员工。 成立后的就业指导工作站,将一批有就业意向的村民作为工作对象,向他们灌输就业的重要性。同时还配套了技能培训,目前已有250多名村民通过培训,考取了育婴师、保育员、电子商务师、汽车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4050人员。 从2014年,五龙岗村每年会组织大型春季招聘会,平时村民随时可以到就业指导工作站求职。杜东敏介绍,3年来,他们已经推荐了该村近400人就业,全村4050人员已基本上全部实现了就业,而且大部分都是就近就业,村里基本没有年轻人闲赋在家。“我们也去附近的企业做工作,让他们意识到招聘本地村民就业的好处,现在这些企业的观念也改变了,某些特殊岗位还会专门找我们介绍本地村民。”
从就业到创业 未来重点孵化一批新企业
杜东敏表示,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后,现在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帮扶年轻人创业上,还成立了五龙创业孵化中心。“记得我们第一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进行创业孵化基地相关内容的培训时,很多村民都以为我们要搞养殖业,现在已经有村民主动到村里要求加入到孵化基地了。”记者了解到,孵化基地由穗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链接项目、全程指导,帮助创业者从无到有创建公司,直至其公司平稳运作,而村里则为其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第一批已经有茶叶、旅游等四个项目已经进驻,7月正式运作。 “我们已经和区里其他知名的孵化基地、中高职院校等建立了联系,引进更多项目到五龙岗落地,也会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交流活动。”杜东敏介绍。 记者了解到,五龙岗村就业指导工作站不仅解决了五龙岗村的就业难题,同时也辐射到了钟落潭其他的村社。区人社局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在五龙岗村实践了三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成功就业案例 周晓红是五龙岗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在就业指导工作站成立前,她一直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不仅离家较远,而且工作时间较长,她一度想辞职在家全职照顾小孩。就业指导工作站成立后,她参加了保育员和育婴师培训,并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已经成功在附近的幼儿园就业。 “现在的工作我非常满意,工作离家很近,而且上班时间短,待遇也不错,关键是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周晓红说,她还会继续参加培训,等将来孩子不需要照顾了就去市区做月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