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王浩然 2016-06-01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易木生
  
  28日上午,尽管今冬初雪的寒气依旧逼人,但记者在大冶市茗山乡晏庄村看到,大片平整好的土地垄沟错落有致,田埂上的残雪预示着明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既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实体经济的茗山乡,是大冶14个乡镇(场)中最穷的乡镇。而晏庄村在茗山乡村组排名中一直稳居倒数第一的位子。
  “当然,这是在2009年之前。”村支书柯才胜告诉记者,因为穷,其他村子的人都不愿与晏庄村的人来往,甚至连村干部招待吃饭都找不到地方,因为餐馆知道这个村的人穷,“怕打白条,收不到钱”。
  但谈起柯才胜,晏庄村的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这是个能人!”
  在做村支书之前,柯才胜做过工人、当过个体户、开过中巴车,后来入股开矿,“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这个穷地方,越远越好。”
  然而,2008年,当茗山乡的干部找到柯才胜,希望他能担任村支书,带领晏庄村的人们发家致富时,他却义无反顾地答应了,“这是我作为一个晏庄村人的责任。”
  晏庄村有380户1381人,超过一半的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村里一千多亩土地,80以上都荒着。
  没有实体经济,只有大片的荒废土地,怎么办?柯才胜决定,办农业合作社!
  2009年,柯才胜找人合伙出资120万元,成立晏庄村英才种植专业合作社。柯才胜的思路很清晰,先通过合作社把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平整好后转租给种粮大户种植,村民还可在合作社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土地种植问题,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61岁的柯德金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柯德金家的7亩地,按照每亩每年200元,每年递增10元的方式与合作社签下了合同。
  “7亩地的租金,再加上国家的惠农政策,我不种田也有两千多元的收入,相比我一个人只能种一亩地,累死累活一年下来只能管吃饱强多了。”柯德金不知道,更大的实惠还在后面。
  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村委会自筹等方式,柯才胜筹集了620万元,平整土地一千多亩,新修公路4.7公里,公路桥2座,水渠9公里,大型泵站一座。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环境,种粮大户纷纷上门联系承包土地。就这样,晏庄村的1380亩土地得到新生,“再也不似以前那样,草长得比人还高。”
  土地承包出去后,柯才胜又组织村民在合作社上班。“我们的工作就是给田里除草、喷农药。”柯德金说,他是技术队长,每月可拿到两千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钱,一年算下来也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其他人一年最少也能拿到一万两千元到一万五千元,“在家里种田能有这个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村里长期在合作社上班的有八九十人,农忙的时候最多有一百多人,基本上解决了村里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柯才胜说,现在村民手上有钱了,“走路腰板都直些。”
  今年,柯才胜又从邻村大鲁村流转了800亩地,加上晏庄村的1380亩地,转租给了大冶一个老板种植有机蔬菜,“预计可安排两百多人就业,不仅我们村的劳动力解决了,还可以帮大鲁村解决一部分。”柯才胜说,下一步,还准备将邻近的黄湾村再流转800亩地,将合作社的流转土地总量提高到3000亩。
  如今,3年过去了,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记者在村里看到,原先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大多都拆了,盖起了小楼房。时近中午,袅袅炊烟升起,勾勒出一片动人景象。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对未来,柯才胜很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