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6易經學習日記 《進德修業,修辭立誠。》 「毛遂自薦」是現代人常用的一句成語,典故源於群雄割據、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當時秦兵圍攻趙國首都邯鄲,情勢十分危急。趙王派遣平原君前往楚國,企圖遊說楚王派兵救趙,聯合抗秦。 奉命出使的平原君,想在自己數千名門客當中,挑選二十位文武全才的頂尖高手隨行。可是選來選去,卻只選出十九人,還差一人。 這時毛遂站出來自告奮勇的說:「您要求的工作,我能勝任,請讓我一起去吧!」平原君打量著毛遂,好奇的問:「你在我這裡做門客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 平原君挖苦的說:「厲害的人,在任何一個環境下,都像是錐子放進布袋裡,尖錐馬上就會露出來的。你在我這裡三年,沒聽說過有什麼特殊表現,你不能去,還是留在家裡吧!」 雖然進入乾卦這個環境,可是處在初爻「潛龍勿用」的階段,還是不會有表現機會,所以毛遂說:「我今天就是來請求您把我放進布袋裡。」也就是爭取進入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位置。 這回是高手過招,如果你的見識只是ㄧ般般,那麼事情肯定沒有勝算。見識到哪裡,經濟效益就到哪裡。 事實上,到了二爻這個位置,初爻看你,三爻看你,四爻看你,五爻也看你。你的老闆特別多,管你的人、看你的人也特別多。 你該怎麼做?《易經》告訴我們「學以聚之」,就是要廣泛的和各種人學習,什麼事情你都要去了解一下。看不懂的要去問,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孔子心目中誰最好學?孔門弟子中,最好學的莫過於顏淵,從什麼地方可以得知?「不遷怒,不貳過」。因此我們知道,中國文化裡的「學」,和「自我管理」的關聯性非常高。 國歌裡的「夙夜匪懈,貫徹始終」,也就是乾卦三爻講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在這個位置你做的工作,大致都是一樣的,而且基本上決策權並不在你,就是奉公守法。 歷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肯定的,他一生謹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在蜀漢權力很大,要貪容易,為避免落人口舌,所以特地在遺書裡,把自己的財產清清楚楚逐條申報。 諸葛亮為什麼這樣交代?目的是要證明自己一生清白。 「終日乾乾」是什麼意思?孔子解釋為「反復道也」,就是不厭反復,重複的事情天天做。俗話說「熟能生巧」,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不能今天做到,明天就累了,就想要休息一下。 很多人是不安分的,這個位子都還沒有坐熱,吸收的經驗、能力都還不夠,就開始盤算著下一個位子在那裡。 我們可以看《文言傳》的解釋──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君子」是可以發號司令的人,換句話說,就是手裡有資源,有影響力的人。所以除了「反復道也」,在這裡更要「進德修業」,增強自己的能力。 把「忠」字解釋得最好的是朱熹,他說:「盡己之謂忠」,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竭盡一己之所能。「信」是什麼?<說文解字>的解釋最簡單,就是「人言」,人說的話。你說的話能不能落實,是這個位置重要的學習。 現在是民主時代,很多人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四年還是八年。今天說了,做不做得到,不管,明天再重新說,那就叫做「信口雌黃」。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劇情提到眾皇子為了爭奪王位,彼此勾心鬥角。除了想要得到康熙皇帝的認可,還必須掌握一部能用以牽制百官的機密檔案。 這部機密檔案就叫做《百官行述》,是由曾任職於吏部的官員任伯安所撰,內容是朝廷百官的生活點滴,大至行政疏失,小至關說收賄或尋芳問柳,全都被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 西方國家過去有位調查局長,猜猜看他做了多少年?答案是做到死。為什麼?因為他有《百官行述》,每一任總統都不敢換掉他。 《繫辭傳》說「三多凶」,因為你沒有助力。雖然同樣居於下卦,但初爻、二爻同屬「地位」,而三爻則屬於「人位」。你在三爻,看起來是處於下卦的最高位,但只要遇到問題,初爻、二爻是站在一起的,不跟你同一掛。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對二郎神是很器重的,而二郎神的本事也真的很大,當孫悟空大鬧天廷,天兵天將都束手無策時,玉皇大帝就派他出馬,成功的把孫悟空給壓制住。 可是事後論功行賞,玉皇大帝本來答應給的賞賜,卻全都沒給,為什麼?因為二郎神不懂團隊規則,連清末名將曾國藩都比不上。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就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命弟弟曾國荃的軍隊等一下。等誰來呢?等李鴻章來,要一起建功立業,把功勞給分出去。當朝廷論功行賞之際,曾國藩還上書:「定謀以李鴻章為主,論功以劉銘傳為先,為臣區區,何功之有」。 為什麼曾國藩如此不居功?因為你在這個位置,功勞能不能太多?不能。但是你能不能沒有功勞?也不能。沒有功勞會被淘汰,有功勞卻也不能太多。 有一回莊子帶著學生外出,看到路邊有棵大樹,學生說沒見過這麼大的樹。「這樹有什麼好?這樹就是因為無用,才能在路邊長到這麼大,」莊子回答,「如果這樹能結果子,大家都來採果,樹就會被踏爛;如果這樹能當柴燒,早就被砍伐毀壞了。」 接著,一行人到朋友家作客。黃昏時分,朋友招待他們留下來吃晚飯。廚子前來向主人請示:「家裡有兩隻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該殺那一隻好?」朋友當下決定:「就殺那隻不會叫的。」 學生問莊子:「老師,您下午才說『無用之為大用』,但是現在這隻鵝,卻因為無用被淘汰了。」莊子回答:「所以人要處於有用、無用之間。」 什麼是「有用、無用之間」?該有用的時候,本事拿得出來。平常不必每天擺出一付很有用的姿態,因為你處在三爻的位置。 一般來講,任何人一生當中,都會有二十年左右的好運氣。如果可以自行安排,你會希望把好運氣放在那個人生階段呢? 有的人好運在早年,人生的開頭;有的人好運在晚年,但這風險較大,牽涉走不走得到的問題。譬如我們的李前總統就走到了,到六十二歲才做副總統,後來成為掌權最久的領導人。 人的好運,放在中年是個不錯的選項。吃盡苦頭,練就一身功夫,此時明白好運得來不易,更加懂得珍惜。於是,後面的好運便得以持續,福報更加綿延。 其實一個人走好運、走壞運,自己可以感覺得到。做事情左右逢源,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栽花花也發,這時候用不著算命,你就知道自己正在走好運。 你的好運如果是連續走的,就會從基層往上翻。一般人都是十年好,十年壞;或者五年好,五年壞。運勢這樣走的人,有一個原則可依循。 當你走壞運時,要注意《易經》乾卦三爻講的「雖危而无咎」──不要犯錯,不要想錯,但求保平安,壞就壞到這裡為止,不能再壞。 人在懷才不遇、諸事不順、處處被打壓的時候,情緒變壞,事情往往變得更糟,導致你的壞運更壞! 本來你還可以守在原地,等待好運到來的時候,一舉翻身。然而若是任由情緒操弄,率性、任性、胡作非為,你就會摔落谷底,萬劫不復。 即使好運來了,你也翻不上去。命中該有的,還會有嗎?只怕往後的好運全都一筆勾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