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绍功60病案 第四十三案 闭经

 学中医书馆 2017-07-18
病史:蒋女,22岁,初诊节气,立秋。 14岁初潮,嗣后经事不准,经常错后,经量稀少,服黄体酮可行经2天,不服不潮。近半年闭经,曾服中药活血化瘀、疏肝调经、补肾健脾诸法,均未再潮,病友介绍,门诊求治。形体日胖,纳谷不香,便寐尚调,苔薄黄腻,脉来弦
病史:蒋女,22岁,初诊节气,立秋。
14岁初潮,嗣后经事不准,经常错后,经量稀少,服黄体酮可行经2天,不服不潮。近半年闭经,曾服中药活血化瘀、疏肝调经、补肾健脾诸法,均未再潮,病友介绍,门诊求治。形体日胖,纳谷不香,便寐尚调,苔薄黄腻,脉来弦滑。
讲解与互动:
胖了,吃饭不好了,苔腻了,脉滑了,这几个辩证的关键。什么证类?
学生:“痰浊。”
哎!痰浊。痰浊中阻胞宫,月经就不来了。用什么药?
学生:“温胆汤。”
哎!温胆汤。很熟了,这温胆汤是很好的一个方子。
脉案:
22岁蒋女,闭经半年,形体日胖,纳谷不香,苔薄黄腻,脉象弦滑,痰浊中阻明显,曾经中医诸法调理均未来潮。古训“怪病属痰”,试以祛痰畅中为治,冀能来潮,投《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温胆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化裁。
处方:
茵陈(后下)15g 泽泻10g竹茹10g枳壳10g云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炒苍术10g厚朴10g大腹皮10g鸡血藤10g香附10g蛇床子10g泽兰10g生山楂20g莱菔子10g丹参30g
温胆汤里面有茵陈,加了茵陈和泽泻就成了茵陈温胆汤。茵陈它的有效成分是“茵陈素”,受热5分钟,它没效了,所以茵陈必须得后下。茵陈用不着用多,多了病人不好熬,15g足够,但必须得后下。用竹茹、枳壳、云苓、陈皮,温胆汤一共8个药,还有4个药就不用了。温胆汤治疗痰浊中阻,而痰浊化热的多,化寒的少。姜、枣、草都能化痰,都温;半夏也能化痰,但燥,对痰热不利。所以温胆汤把那4个药拿掉,就保留了竹茹、枳壳、云苓、陈皮。但温胆汤痰浊中阻,一定要给它个动力,让它豁痰排出去,所以用石菖蒲和郁金,透窍行气活血,利于痰的排除,所以必须要加石菖蒲和郁金。平胃散:苍术、厚朴、大腹皮。加上鸡血藤、香附;加蛇床子、泽兰给她调经。加生山楂,生山楂用量大,用20g。再加莱菔子和丹参。这莱菔子呀是祛痰的药,非常好的祛痰药,它加在温胆汤里面,它明显的能祛痰浊。丹参呢,根据中医的理论,痰瘀互结,有痰必有瘀;纵然这个病人,舌质不紫,但是加一个化瘀的药帮助祛痰,能提高疗效,所以加一味丹参来化瘀,用30g。
闭经不好治,但是闭经绝对不能一味的活血化瘀,想到闭经就桃红四物汤,几个逐瘀汤。你没有瘀血,你用这个闭经,用活血破瘀的药,越吃越不来。治闭经必须得辨证论治,有瘀呀,才活血化瘀。你这个病人完全是痰浊呀!你不祛痰光化瘀,月经能来吗?所以搞中医你就迷信辨证论治,你要痴爱辨证论治,一成不改的按照辨证论治就能提高疗效。当然这个病人里面配合了一定的化瘀的药,前面用的丹参,后面用的地龙、山楂,但主题还是祛痰,温胆是个主题。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月事来潮,量少色暗,轻微腹痛,苔薄黄,脉弦细。痰浊渐祛,瘀血明显,上方去大腹皮、厚朴、苍术加地龙10g、苏木10g、川牛膝15g。因经事已净,改为每晚服1汁,下月来潮时早晚服用。后陪病友来诊,述经事已时下,每月来潮,5天而净,为防再闭,嘱常服精乌胶囊,乌鸡白凤丸。
按语:
1、闭经不能一味活血化瘀,本章痰浊中阻应当祛痰畅中,温胆平胃是谓主治。
2、因陈、泽泻利湿化浊,莱菔子、丹参痰瘀同治,山楂、大腹皮开胃化瘀,鸡血藤、香附调理气血,均利于痰浊之祛。
3、蛇床子、泽兰调整内分泌,又不影响辨证系有效辅佐,地龙、苏木、川牛膝活络行经,是畅经的有效药对。
现代的中医要开明,要讲究中药的药理,中药的药理是一大进步,但你不要一头扎在药理上,不管中医的辨证,那就提高不了疗效。首先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其次再配合药性,不影响你的辨证原则,这个要配合,肯定会提高疗效,不能不管辨证。我在广安门有个西学中的同道,他降血压都用4味药:钩藤、夏枯草、天麻和珍珠母,这4个药,不搞辨证。这4个药药理都能降血压,但不辨证。是不是高血压都能降下?下不了。这4个药大家知道,在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会有效。但是高血压不光是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有痰浊的,有中气下陷的,有阴阳不平衡的,那这几个证类,效果肯定不好。所以用药理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能提高疗效。这个蛇床子和泽兰药理证实是调整内分泌的好药,所以在闭经的时候加上这两个药,有利于通经,也不违反祛痰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