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古今芳草任我赏 2017-07-18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一个小和尚来到一座大寺庙修行。寺庙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从早到晚香客络绎不绝。

而小和尚一心想参悟佛法,潜心修行,无奈寺庙客人太多,每天几乎闲不下来,更不用提什么静心参禅悟道了。

小和尚非常懊恼,自己青灯苦烛参悟多年,但论起佛法来,自己仍旧比不上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小沙弥说:“这个寺庙实在是太出名了,汇聚了了天下半数以上的名僧,长此以往何时才有出头之日,我看你应该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潜心修行,大量阅读经书,凭借你的悟性很快便能脱颖而出了。”

小和尚想了想,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要向方丈辞行,离开这里,找一个山中小庙去潜修。

了解小和尚的想法后,方丈想了想问道:“太阳和月亮谁能的能量更大?”

小和尚脱口而出:“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说:“那你愿做哪个?”

小和尚当即回答道:“不用问也是太阳啊!”

方丈微微一笑:“走吧,咱们到寺后的林子里去走走。”

寺庙后山是一片茂盛的树林。师徒二人行至林边,只见这里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杂草,方丈指着最粗的一棵灌木问小和尚:“这棵树最大,你来说一说它有什么价值?”

小和尚围着灌木走了好几圈,只见这棵灌木乱枝丛生,树身短而扭曲,便说:“只能劈了做烧柴。”

方丈不语,继续带着小和尚向树林深处走去。林子深处长满了茂盛的古松,它们生机旺盛,竟而向上,挺拔的躯干充满了活力。方丈指着松树问道:“为什么这些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小和尚略一沉思说:“大概它们心中都有目标,大概是为了更多的阳光雨露吧。”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树就同芸芸众生一样,他们一起生活在这片树林,正是为了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也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促使着它们每一棵都奋力向上,所以棵棵都能成为栋梁。而反观那些没有目标的灌木,大片的阳光雨露都是它们的,于是在这样的奢侈生活中便迷失了方向。”

小和尚听后,当即顿悟,惭愧地说:“原来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自己有方向有目标,就能成为参天大树”

方丈欣慰的点了点头,小和尚深一口气,说道:“我决定留下来!”

后来小和尚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是啊,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静不下心来学习便怪环境差,业绩下降就怪市场颓,但是从来不会反省自身。

佛语有云,“心能转境,即同如来”,是环境随心而转,并不是环境左右内心。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是佛、是菩萨了,被环境所转的,这是凡夫,无论住在什么环境都要被环境所转。

懂得这了个道理,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就不重要了,心清净了,将来这个环境就慢慢清净了,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安乐。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