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类“羊妈”梁旅珠,虎妈式的放养让孩子更自由

 王浩然 2017-07-18

面对孩子的教育,做虎妈还是做羊妈是困扰每一个人的难题。不少妈妈在孩子6岁以前选择当羊妈,6岁以后不得不跟着周遭的家长一起当虎妈,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不说,孩子也无所适从。中国台湾的梁旅珠女士却在教养过程中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结论:不论虎妈还是羊妈,教育最关键的品质是坚持。

虎妈还是羊妈?

梁旅珠是一位生活在中国台北的全职妈妈,曾经在台大中文系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后前往美国宾州大学留学。学成归来,她成为台湾第一个自制旅游节目《世界真奇妙》的主持人,并获得新闻局金钟奖。

不仅事业成功,梁旅珠的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满,尤其在生下女儿之后,这种幸福感更是达到了顶峰。坐月子时,梁旅珠也像所有新手妈妈一般,承受着半夜照顾婴儿而带来的睡眠不足。很多朋友告诉她:“孩子就是这样的,不磨个一两年,你休想睡整觉!”梁旅珠不信邪,为了争取休息时间,她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女儿的“调整婴儿作息法”,到女儿满月时,她居然已经能一觉睡到天亮。

这份惊喜让梁旅珠意识到,朋友们的经验不见得都是对的,在教养孩子这件事上,父母的能动性其实比想象中大很多。也许教育既不是无原则的放任和妥协,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约束和控制。比站错队更可怕的,其实是为人父母在教育这条路上奉行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

休产假那段时间,有两则社会新闻让梁旅珠感慨良多。一则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偷窃被抓,另一则是名校毕业生掏空上市公司被调查。舆论一边倒地谴责高等教育品质下降,只顾成绩不管德育。梁旅珠忍不住想,真的是学校做得不够好,还是父母对学校抱有不合理的期望?品德教育原本就是家庭教育的责任,现在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辅导孩子的课业、培养孩子的才艺,却忽视了生活习惯和观念态度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最终陷入了父母在家里做老师,然后希望学校老师帮他们当父母的误区。

而且,孩子生活习惯和观念态度的养成,显然是从娃娃抓起效果最好,那么如今大家普遍认同的先当羊妈再当虎妈的教育理念岂不是全错了?

想通这一点后,梁旅珠做出了一个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辞去前途一片大好的工作,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么着急辞去工作?孩子上学前放养就好了啊!”梁旅珠却回答: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年幼的孩子毕竟缺乏判断力,为了将来她的人生能拥有更多自由,父母有义务在生活习惯和观念态度上严加管教,而且这种管教必须从娃娃抓起。

因此,成为全职妈妈后,梁旅珠一方面带女儿各种放飞自我、释放天性,另一方面在生活习惯上对女儿进行了一丝不苟的严格管教。比如,她有空就带女儿出门踏青玩耍,家里的墙面也用特殊涂料重新粉刷,就是为了让女儿可以随意在墙面上“作画”,与此同时,她对女儿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堪称不近人情的严厉:规定女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不能因为玩闹让其他家庭成员等她吃完再收拾碗筷;要求女儿规律作息时间,早8点起床晚9点睡觉是家里的铁律,不容商量;即使女儿才3岁,她答应过的事也不能反悔,这一点上梁旅珠绝不妥协。

放养中的管教

言出必行看起来容易,做起來其实对父母要求很高。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则,既考验父母的权威,也考验父母对孩子和自己的了解程度。比方说,规定小孩每天十点要上床睡觉,可是十天内有八天会因为功课写不完、孩子想休闲上网一下、才艺课等种种因素影响,而准许小孩常常改变上床时间,自己也无法坚持执行,那最初的规定根本就不够实际,应该即刻检讨修正,否则很快就会演变成无效唠叨。

如果孩子能从小养成尊重大人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就会一直持续到长大成人。梁旅珠的女儿就是在年幼时就明白,在妈妈这里撒娇是无用的,只能乖乖尊重规则,重视承诺。

转眼,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小学一、二年级是课业最轻松的两年,很多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将来要承担不小的课业压力,在一、二年级补偿性地对孩子降低要求,让他们尽情玩耍。梁旅珠则相反,在课业上,她只在女儿小学一、二年级时盯功课,因为这正是建立读书习惯和观念的黄金期。

女儿刚入小学的那段时间,不论是写功课还是考试,梁旅珠都带着她一起走过所有的细节,一起检讨,一起研究改进的方法,然后鼓励她继续追求更好的表现。而且梁旅珠在孩子面前一向不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她觉得这会让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她只鼓励孩子努力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借由这样的过程,梁旅珠让女儿明白,在妈妈心中,怎样才叫全力以赴,习惯以后,也会成为他们自我要求的标准。

到了女儿三、四年级,梁旅珠的重点则在于教孩子做计划表、划重点、做笔记、整理考卷、做段考复习表等方法。四年之中把观念和方法教给孩子,之后完全放手。

其他家长往往是孩子越大压力越大,梁旅珠却刚好相反,孩子越大她越轻松。在其他家长还在辛苦跟孩子辩论怎样学效率更高时,梁旅珠只需跟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就能达成一致。

你看,放养不等于纵容,让孩子找到对学习的热情,养成自我要求的习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目的。这种高质量的放养实际上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

别做孩子的朋友

教育子女是一项不确定性很大的事业,每个孩子天性不同、特质不同,所以尤其需要家长有一双懂得观察的眼睛。也正因为如此,梁旅珠对当时台湾盛行“跟孩子做朋友”的教育理念不敢苟同,许多新手父母认为必须做孩子的朋友,所以处处用跟孩子讨论、商量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最终反而丧失了作为父母的权威。

不要奢望跟孩子做朋友!这是梁旅珠在女儿10岁时悟出来的道理。那一年暑假,她准备一家人去参加夏天露营,谁知征求女儿意见时她表现得兴趣缺缺,女儿觉得出去露营还不如留在家里打游戏有意思。如果是在一个绝对民主的家庭里,既然孩子说了不想去,恐怕父母这时只能黯然取消计划。但梁旅珠没有,她坚持觉得全家夏季露营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又可以让女儿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乐趣,比待在家里打游戏更有益身心,于是,她直接告诉女儿,这个计划是爸爸妈妈一起筹备的,她必须参加。女儿为此情绪低落了几天,但去过以后,梁旅珠惊讶地发现女儿在夏令营里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积极和大家配合完成各种任务,还交到了几个同龄的新朋友。这次经历让梁旅珠明白,和跟孩子做朋友相比,父母更重要的是扮演好权威父母的角色。因为行使你的权利不仅是在教训他,同时也是在给孩子介绍新的事物、新的嗜好、新的探险。作为父母的责任之一是拓展孩子的眼界,尤其是对12岁以下的孩子而言,他们没有体验过的事物其实无法准确选择要或不要,一味迁就孩子的感受,也许会因此错失一次让孩子体验新事物的机会。

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父母的责任不是使孩子最快乐,而是打开他的视野,很遗憾,这两个目的有时并不重叠。因此,梁旅珠的做法往往是:不做孩子的朋友,朋友的功能自然有学校里的小伙伴可以填补,身为父母她的职责是在必要的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女儿12岁那年提出想学钢琴,她一口答应,但跟女儿约定:学乐器是很枯燥的事情,一旦学了就最好不要中途放弃。如果你中途放弃,以后妈妈也不会再答应你学其他乐器,因为其他乐器学起来也不会比钢琴更简单。女儿一口答应,但在实際学习过程中,钢琴老师要求每天必须保证30分钟练习时间,时间一久女儿就有些扭扭捏捏。梁旅珠重申之前的约定,告诉女儿她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一旦放弃也意味着失去了再选择其他乐器的资格。权衡过后,女儿决定继续学钢琴,每天30分钟的练习也慢慢自觉起来,养成了习惯。

在梁旅珠“虎妈式”放养的管教下,女儿不仅成绩优异,生活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也很强,一路读到高中都是重点中学,考大学那年更是破天荒地成为被哈佛、斯坦福等七大名校争相优先录取的对象,瞬间被台湾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梁旅珠也成了大红人,不少家长慕名向她讨教育儿方法。

有趣的是,女儿年幼时梁旅珠对她要求甚严,随着女儿不断长大,这根管教的弦反而越放越松。孩子长大成人后,梁旅珠反而放下父母的威严,成了家里的搞笑角色,专门负责娱乐大家。如今,女儿的脸书都把她加为好友,不介意她一起聊天,也不担心她会不会窥视。梁旅珠觉得,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转换的过程也不像穿脱戏服般生硬短暂。亲子间是长期的互动变化,孩子心智渐开,父母当然也要逐步因应修改,只要不是在孩子的要挟下被迫妥协、逃避就是良性的改变。

许多家长主张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因此在孩子幼年时跟孩子做朋友,却在孩子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时转变路线,想当孩子的将军,以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彼此之间无法达成谅解。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状态,梁旅珠才决定把自己的教养之道分享出来,让更多的父母认识到养育孩子奉行这种先紧后松的原则有多重要。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应该对他严格,对所订定的规矩严厉且坚持地执行,只要能坚持到10岁左右,内化成孩子自发性的习惯,往后到18岁,孩子都会处在一种逐渐放手、倒吃甘蔗的状态下,不但没有叛逆期的困扰,还会越来越轻松。这就是梁旅珠所倡导的“虎妈式”放养。

至于许多虎妈看重的所谓“成功”,梁旅珠倒不太在意:“我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一个堂堂正正、对社会无害的孩子。我从来没有希望孩子变成精英或多了不起的人。”

编辑/王晓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