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挡杆(行称变速杆) ①手动挡挡杆的操握手法:手动挡顾名思义,是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其升、降级变速的。然而,手动挡新款车型的挡杆设计虽凸显可自动归位的科技含量,但也不足以克服、规避初学者以及刚刚上路新手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肢体值硬、强推硬拽的无知觉操作)。 就驾驶汽车操握挡杆(特别是手动挡车型)这一环节来说,操握手法一定要规范、标准、正确,尤其是初学汽车驾驶者;也就是说,初学阶段若不养成良好的操纵习惯,.日后定会因此而纠结当初的某种错误认识。 当然,待对汽车驾驶有了驾驭能力之后,即便徽得用手、用脚去瑞挡杆,只要能够挂得上,即使您不顾及车辆变速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我坚信不会有人说出您的任何不是。规范、正确的操握手法(球头式—掌心朝下呈俯扣抓握式,异型挡把—横向自然握式)二者规范操握范例,见图2-9-5,

②挡杆操纵(挂挡)要领:横平竖直顿挫感,不在挡杆在手腕;给其自由非放纵,强推硬拉应避免。 ③手动挡车型档位制式结构、排档顺序、加减挡形式(见图2-9-6)

 ④自动挡变速杆的操握手法与其变速结构:自动挡,顾名思义是靠电脑系统依据当下速比值来完成升、降级变速的,即便是手自一体切换成手动的话,事实上变速也是靠电脑系统来操作的(变速结构与操作形式,见图2-9-7)。通常情况下,自动挡变速器的标识设置与其作用如下: “P”为驻车挡,临时停车或长时间停车使用。置变速杆于P挡中,应在车辆停稳之后进行;然后将手刹拉起,防止车辆因地理环境而导致自然滑溜。 "R”为倒车挡,改变行驶方向或前进、倒车时使用。里变速杆于R挡中,应在车辆完全停稳之后进行。 “N”为空挡,行进中途等候放行,或短暂停车且驾驶人不离开车辆时,可将变速移里于N挡中。此举既解除驱进力,又可以节省油耗。 "D”为常规起步及常规行驶挡,车辆处在动态下可持久使用,也可根据路况所需,视势且适时转换该挡。 "L”或“1”为低速行驶挡,牵引车辆或爬坡时使用。 "2"为雪地或动力受阻且超负荷行驶挡,该挡变速结构在L、1或2挡之间自动切换。当遇到爬长坡路况、或在较差的路面上牵引车辆时,可使用该挡。 “3”为常规强劲挡,该挡在L, 1, 2或3挡之间自动转换。路况虽常规,却有逆风形成强大阻力或牵引车时,可以使用该挡。
自动挡高配置类型的车辆:高配置车辆的标识板上,除标有普通类型车辆所具备的功能之外,还标有运行模式(正常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的转换键盘和状态显示器)。 按“S”键,指示灯“SPT”点亮,车辆进入常规运动模式;再一次按动“S"键,自动切换回正常模式。 按“雪花.键,指示灯“雪花”点亮,车辆进入雪地模式(1挡此时不起作用,起步应用2挡);再一次按动“雪花”链,退回正常模式。 正常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起步及常规行驶。"SPT.指示灯和“雪花”显示灯都熄灭,表示车辆正处在较好且经济状态上运行。 运动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赛车运动或高速行驶。自动切换挡位时,发动机转速很高,意在优先保障行驶动力及高速状态下的能源所摇。选择运动模式之后,"SPT"指示灯点亮。 雪地模式:该模式适用路况条件较差的冰雪、泥泞、湿滑路况,且较平稳状态下的行驶形式。自动切换挡位时,发动机的转速很低,选择该模式之后,“雪花“显示灯点亮。 手自动一体车型:该车型除具备前二者的一般功能之外,还具有切换成手动挡的特殊功能。该种类型的车辆,听起来要比普通类型的要复杂,看上去却要比高配置类型的简单,事实上,该种类型的车辆既不复杂也不简单。 选择标识板上标注的“+/-”符号,将变速杆推向任何一个符号,便可实现手动换挡操作(“+”为手动加挡、“-”为手动减挡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