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文房明珠

 关陇之 2017-07-19


被遗忘的文房明珠

图文|文人长物

编辑|易向



自古而今,文人多崇尚有玉质、玉德的器物,温润不燥,滑净无尘。而一个较少被关注的中国传统制器——『琉璃』当中,也不乏文人对这一审美的诉求和自身规范。


琉璃制艺,源于古代手工造作。其如瓷器、青铜、丝绸等溯源颇久。琉璃者,多有玉质——『温兮如玉,气生氤氲』。又有《尚书·禹贡》中所载:『道人消炼五石,作五色之玉,比真玉不光别』。石兼五色,能工治以匠心,使其形质如『真玉珠也』。



今时今日,喧嚣者多,静心者少,心为尘世所累,虽室有长物,却不加体味,终是『身外之物』。单纯宁静,澈照四方的心境,为人所求,至静者如琉璃也!琉璃内蕴禅意般的清寂,身处室庐方隅,与之静对,可觉禅机跃然。宋时梅尧臣谓:『琉璃开净界,薜荔启禅关』。又有禅师曰:『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晶莹如心,剔透无尘,万般思虑在琉璃的澄澈之中,可栖可静。正如宋时欧阳修所言:『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琉璃在古代作为雅物精器而存在着,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疏疏罗列,居室多几分闲雅;栩栩陈设,小筑添几许琳琅。人谓:『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净瓶素玉,复映幽居,格物雅怀,自得一方臻境。是故幽人有言:『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心如清水寒潭般,复照澄澈。


光凝润彻,瓶莹月白,心亦如琉璃般,不乱杂尘。中心定,则外物清。正如宋人陈师道所言:『枕帐清寒夜色空,琉璃明净晚灯红。定知城市无穷事,尽在山人冷眼中』。我辈居城市从林,且以先贤为尚,栖心神于这番『莹净冷滑』之中。朗月悬空,心临平湖,唯见波心『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以上内容来自文人长物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编微信:bnftft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