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状况

 liuhuirong 2017-07-20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也是产生最早的世界宗教,它自印度传入中国,作为外来的文化体系,佛教在中国生根、成长的2000多年过 程中,佛教学者、僧人长期从事译经、注经、解经和创造学说体系等宗教理论活动,也进行了大量的建寺造像等等宗教实践活动,不断试探、依附、改变佛教的外在 与内在形态,最终适应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独特的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宗派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史学家断言,佛教来到中国以后,被中国人改造成合乎中国人需要的形态,汉魏以来,如果没有佛教,中国的社会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景象,甚至连讲话都 成了另外一种状况。这是非常准确的,因为中文的许多日常用语就来自于佛教,如世界、如实、实际、因缘、彼岸、烦恼、相对、绝对、知识、悲观、清规戒律、一 弹指间、三生有幸、五体投地、皆大欢喜、大千世界,等等。

  由此可以说佛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近2000年来,佛教不仅扩大了中国思 想的广度与深度,而且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亦步亦趋,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带来复杂的社会影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割裂,探究佛教在中 国的发展过程,有利于理解现实生活的许多文化现象,也有利于理解佛教文化有价值和有活力的部分。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状况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数百年后传入中国,要了解中国的佛教,有必要对印度佛教作一叙述。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又称“佛陀”(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译是觉悟者,按照佛教的解释,佛是一个“正觉、等觉、无上觉”三觉圆满的人, 不但自己大彻大悟,也帮助众生获得觉悟),其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与中国的孔子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

   释迦牟尼原先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的部族是释迦族,因此他悟道后,被称为释迦的圣人,即释迦牟尼(牟尼是明珠的意 思,比喻圣人)。幼年的释迦牟尼相貌端庄,天资聪明,他父亲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转轮王”(既统一天下的君主)。但是善于思考的王子并未按照他父亲的 期望去做,面对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生老病死的人生痛苦,他决定抛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找解脱的途径。29岁的释迦牟尼离别妻儿,来到深山老林中成为了 一名苦行者。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后,在摩揭陀一带寻师访友,他接受了当时一些宗教导师的关于信仰和行为的一般观念,如修习禅定和按宗 教纪律生活。但是并不满足,认为他们的教义不适当,决心实行最严格的苦行,通过自我克制,谋求觉悟和解脱。如每日食一谷一麦,或七天吃一顿饭,但是经过6 年种种残酷的自我折磨最终是徒劳无益。

  于是释迦牟尼重新思索另一条获得知识、求得解脱的道路,即静坐沉思,他来到尼连河,洗净了污 垢,接受了牧女奉献的鹿奶,再到附近的迦叶城外的菩提树下打坐入定,经过7天7夜的冥思苦想,终于在内心出现了一个越升越高的境界,各种人生的迷惑豁然开 朗,宇宙和生命的本质非常清晰——一个业报和转生的体系。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后,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曾经跟随他的五位侍者宣传了自己证悟的佛法,史称“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听罢佛法,主动皈依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要素形成,即所谓的“佛、法、僧”三宝。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说法,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这些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圣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也就是佛教的四种真理, 它们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世俗世界的一切,本质都是苦,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会)、爱别离(与可爱的人或 事相别)、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五阴盛(指一切身心的变化无常);集谛,是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主要表现为对欲乐、生存、权力的追求。 灭谛,是指断灭产生世俗一切痛苦的原因,达到最终的理想境界;道谛,指为实现佛教理想应当遵循的方法。八正道指的是实现佛教理想的八种方法,使人由凡入 圣、由迷知返,获得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意志)、正语(正确的言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 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精神统一)。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些条件,这些条件可分 为十二个彼此因果联系的环节。十二因缘配合上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则概括为过去的因造成现在的果,现在的因产生未来的果。

  释迦牟 尼创立佛教的教义后,经过45年的云游各地宣扬,吸收信徒,使佛教逐渐为印度人所接受,使佛教初具规模,当他80岁的时候,意识到生命进入最后的阶段,来 到拘尸那伽城外的树林中,在两棵婆罗树的中间,向弟子做最后的说法,随后去世,佛教称为“涅”,意译为“圆寂”,是功德圆满,达到了理想的精神境界。释迦 牟尼逝世后,他的遗骨被奉为圣物,成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称为“舍利子”。

  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和他逝世后的100年间,佛教主要在恒河中游一带流传,教义比较一致,教团也比较团结,历史上称之为“原始佛教”,也称“早期佛教”、“初期佛教”。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是印度佛教的部派佛教时期,印度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大帝国,据佛教记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本人皈依佛教,宣布佛教为国 教,使佛教的影响从恒河流域扩散到周围的国家。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原始佛教的许多形式要改变,因为原始佛教的教义抽象,神话不够发达,这就限制了它的传 播能力,为了扩大影响,必须按照原来的教义进行新的解释,在解释过程中,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于是产生了分歧,原始佛教开始分化,形成了部派佛教。

   起初,佛教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是一些长老的见解,属于正统派,较保守,大众部是青年僧侣的解释,比较激进。这两大派后来有分出了18部。部派 佛教的内部理论分歧主要表现为:在宗教理想上,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历史人物,其伟大之处在于理想的崇高、思想的正确和精神的纯洁、智慧的精湛,大众部认 为释迦牟尼是超凡和超自然的存在,是神,并创造了新的仪式,对释迦牟尼顶礼膜拜。在哲学理论上,对于宇宙的认识,上座部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是实在的偏 重于“有”,而大众部偏重于“无”。

  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开始进入大乘佛教阶段,大乘佛教兴起后,为了取得佛教的正统地位,它把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乘”在梵文中是乘载和道路的意思,音译是“衍那”,大乘的音译是“摩诃衍那”,小乘的音译是“希那衍那”。在大乘佛教 看来,小乘是“小道”,是释迦牟尼为小根器的人所说的教法,大乘则能运载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的彼岸,优越于小乘佛教的自度自救。

  大乘佛教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佛教内部的第二次大分化,大乘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差别是:

  1.在佛的看法上,小乘一般认为释迦牟尼是教祖,是唯一的佛,因此不提倡偶像崇拜;而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神,有着各种的化身,不仅是各方世界和极乐国土的主宰而且无所不在,因此要进行偶像崇拜。

  2.在佛教理想上,小乘偏重于断除烦恼,以个人为出发点,修得阿罗汉;而大乘则宣言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3.在修行上,小乘佛教认为个人应远离社会,非出家禁欲不可解脱;而大乘则认为生命本身就是空幻,不仅自己要解脱痛苦,也要使别人解脱痛苦,强调面对现实,理解现实努力使自己的宗教实践不脱离世间的实际,在实际中获得解脱。

   从公元7世纪起,印度佛教渡过了它的繁荣时期,逐渐衰落,大乘佛教的一部分与印度教相结合,形成了密教,密教的特征是身、语、意三密相应,也就是手结契 印、口诵真言咒语、心作观想佛尊三者结合,其他教派以语言文字表示佛教教义,相对密教而言,就是“显教”。密教概括起来,就是系统组织化的咒术礼仪和强烈 的神秘主义色彩。密教的发展大约持续了300多年,公元10世纪末起至11世纪前叶,建国于现阿富汉的伊斯兰教国家对印度进行了周期性的侵略,绝对排斥异 端和反对偶像崇拜的伊斯兰教,将佛教作为了打击的目标,这样的浩劫一直持续到13世纪,印度仅存在佛教中心——超行寺被毁,宣告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绝迹。

  现在印度的佛教来源于19世纪末的印度佛教“复兴运动”,1891年斯里兰卡贵族达摩波罗居士在科伦坡创办摩诃菩提大会,次年将总部迁至印度的加尔各答,上部佛教又从周边国家传回印度,活动到今日,慢慢地有了相当的规模。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