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柑桔腐烂落果,教你三招搞定针蜂!

 流远流远 2017-07-20
近期多种柑桔即将上市,部分地区因针蜂引起出现落果,如何更好控制针蜂,既需要认清楚针蜂长啥样子,更要抓住发生关键期,做好防控!

  成虫产卵为害,幼虫造成果实腐烂落果

  柑橘小实蝇
,又名橘小实蝇、东方果实蝇、果蝇,俗称果蛆、针蜂,为国内检疫性害虫。寄主除柑橘类外,还为害枇杷、杨桃、番石榴、桃、李、番木瓜、香蕉、番荔枝、蒲桃、莲雾、人心果、梨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果肉,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严重失收。

\
\ 

  注意区分瓜实蝇和橘小实蝇

  
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约16毫米,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复眼绿蓝色,闪光,复眼间黄色。前胸两侧缘各有1个黄色斑,胸部背面中央黑色,两侧各有1条黄色纵带,在纵带外侧亦有一黄色条斑,小盾片鲜黄色,与黄色纵带连成“U”形。腹部黄色,5节,第一节为黑褐色,第二节赤黄色,一、二节背板前缘有一黑褐色横带,第三节背板前缘有一较宽的黑色横带,横带两侧形成大黑斑,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形斑纹;翅透明,翅脉黄褐色;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 节组成。

\
 橘小实蝇雌成虫

\
瓜实蝇

  瓜实蝇不为害柑桔,与橘小实蝇的主要区别为:背板上有个黄色短纵条。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幼虫蛆形,老熟时体长约10-11毫米,黄白色,头端小而尖,尾端大而钝圆,共11节。蛹为围蛹,长约5毫米,黄褐色。

\
右上角果肉中两个黑色小点为幼虫的尾部。

\
幼虫与为害斑

  难防:代数多,世代重叠,分散产卵

  
华南地区一年发生3-5代,据广州报道可达11代,田间世代重叠,各虫态并存。无明显的越冬现象,但在有明显冬季的地区,以蛹越冬。广东于2 月可见少量成虫活动,4 月中旬以后渐多,7-9 月为盛发期,尤以9 月为最高峰,10 月后渐次,1 月无见成虫。

  中国柑橘研究所在增城甜橙园监测,3 月初成虫出现,6月出现第一次高峰,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出现第二次高峰,第二次高峰虫数多于第一次高峰,成虫在室内22℃恒温条件下,交尾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成虫于早晨至12时羽化,以8-9时为盛。卵产于将近成熟的果皮下1-4毫米处的果瓤与果皮间,产卵处有针刺状小孔,常有汁液溢出形成胶状乳突,后呈灰色或红褐色斑点。每处卵数2-15粒,每头雌虫产卵量200-400粒,分多次产出。卵期夏秋季1-2天,冬季3-6天。

  幼虫孵出后即在果内取食为害,果肉随之腐烂,最后果实脱落。幼虫有弹跳力,虫期在夏秋季需7-12日,冬季13-20日,老熟后脱果入土3-7厘米处筑土室化蛹。蛹期夏秋季8-14日,冬季15-20日。柑橘小实蝇的发生与气候因素、当地种植水果种类、食物链的衔接、带虫的鲜果远运销售密切相关。

  橘小实蝇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携带有虫的果实或混有虫蛹的种子,或被害烂果随水流漂到下游,或购买苗木时,将有虫蛹的土壤随苗木一起传入新区。

  防治:诱捕+药剂防控+控制虫源

  (1)严格检疫
。严防幼虫、虫蛹和带虫的土壤传入新种植区。

  (2)农业措施。柑橘园内和周边不种植其他品种的果树,以切断柑橘小实蝇的食物链;及早摘除被害果实和捡净落地的虫果,集中深埋;果实初熟前进行果实套袋;冬季清园时翻土,破坏其越冬环境,减少虫源;加强预测预报,建立统一防治机制,确保一个区域内的有效防治。

  (3)化学防治。将浸泡过甲基丁香酚(即诱虫醚)加3%马拉硫磷或二溴磷溶液的蔗渣纤维板小方块悬挂于树上,在成虫发生期每月悬挂2次,诱杀雄成虫;也可用甲基丁香酚置在诱捕器内,并加入少量敌百虫液,挂于柑橘园边诱杀雄成虫。

  果实初熟时开始,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加3%红糖制得毒饵喷布园边树冠,每隔5株喷布1株的1/2树冠,隔5天喷1次,以诱杀成虫;应用黄板在橘园诱杀也有一定的效果。

  7-10月发生高峰期,喷药防治特早熟柑橘和初熟品种,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辛硫磷,20%好年冬(丁硫克百威)乳油1 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200倍液,分别加入3%红糖喷布树冠,可收到较好效果。

  感谢杨村华侨柑橘场柑橘研究所研究员蔡明段老师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