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处人间(渡人之功德必以不渡人之心量为基础)

 传奇人物1 2017-07-20

伯毅:复述先生所讲:“我只知道,若人人能相互体谅,相互赞赏,相勉以道,相让以谦,则圣贤易得,太平易至。若人人坚持己见,是己非他,当下便是小人,便是乱世之源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一种仁者的胸怀、一种智者的坦荡。再为先生一叹!
先生回复:人间相处,说难,实难,说易,其实也不难。
毕竟真坏心眼的人是不多的,
大家都想表现真心,但其表现路数或许不同,若不互相体谅一下,遇到表现稍有不同者,立即引发激烈反应,甚至以敌人视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此心量浅狭之征也。

心量浅狭者,以为天下道理皆在自己这里,容不下他人有所不同。若其人无权无势,只是自我缩限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浪费自己一生而已,但若其人有权有势,则必发动某某大革命,要求天下效忠,则涂炭生灵矣。中国近一百年来之灾难,往往是一些自以为救世主的人惹出来的。
此老子所以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之诫,置于全书第二章,盖悲悯众生受苦之由,故急急劝之,以期有智者能早日解消此蔽也。解消了自己之执着,即解消了对别人之压迫。
尊重别人的自由,是人生善德之第一课。若佛家以渡人为功德,则老子可说是以不渡人为功德,我以为老子之功德更广大更实在。至少可以说渡人之功德必以不渡人之心量为基础,一心想渡人者,往往害人而不自知——其想渡人之一念,即是障道之魔也
故只要宽心待人,将常见世间毕竟好人为多,可感念可敬佩之人为多,如此看人,别人也心安,自己也心安了,真是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