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祝你不幸并痛苦”这是法官爸爸给儿子的祝福,却让全世界为他点赞

 不二更 2017-07-2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华盛顿邮报》和《泰晤士报》都抢着刊登了一篇毕业演讲。

演讲者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他在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做致辞,送出了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的祝福和建议。他告诉孩子们: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我希望你们偶尔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这样你们才会真正理解公正的价值。

我希望你们遭受背叛,因为这会教你们懂得忠诚的重要。

我希望你们时常感到孤独,这样你们才不会将朋友的相伴视为理所当然。

我祝你们时常有坏运气,这样你们才能意识到机遇在生命中的意义,才能懂得自己的成功并非天经地义,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命中注定……

看完之后,不禁感慨,这致辞虽然“不那么动听”,但确实是金玉良言。

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能祝福他鹏程万里的,可能是他的老师;能祝福他梦想成真的,可能是他的好友;但是能站在另一个高度,客观而真诚的提醒他未来可能面对的不公与挑战,并告知他应对方式的,却只有父母。

正如法官说的:“实际上,不管我希望与否,这些必将发生。而你们能否从中受益,取决于你们能否参透人生苦难所传递的信息。”不幸、挫折、痛苦,几乎可能是每个孩子人生的必修课,而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也是每个心系孩子的父母的任务。

- 01 -

前不久,家里有亲人生病了。去医院探望的时候,正好隔壁床阿姨的儿媳和孙子也在,小朋友7、8岁的样子,一直缠着奶奶要玩五子棋。

隔壁床阿姨明显是心脏问题比较严重,手臂上一直挂着点滴,说话都有气无力,更别说陪孙子下五子棋了。看孩子妈妈劝不住,我拉着孩子说“奶奶生病了,要不阿姨陪你玩吧”,孩子还算给面子,点头同意了。

这时候孩子妈妈趁着孩子在找纸笔,偷偷过来说:“麻烦你了,一会跟他玩的时候,千万别赢他,要不他又该闹脾气了。”

我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奇怪,虽说大人陪孩子玩游戏,完全没有必要太较真,用全胜战绩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但是要求陌生人“千万别赢”,还真不多见。

事后孩子妈妈解释,“这孩子从小脾气就急,必须得顺着”。并且举例说孩子从小什么东西不马上吃到嘴都会大哭大闹,他们只能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先把热的东西和鱼虾一类有刺有壳的东西处理好才敢给孩子端过来。

至于玩游戏也是一样,“必须只能他赢,他要是输了,那小脸当时就下来,摔东西不说,还气得一鼓一鼓的”。

妈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表情不是焦虑和无奈,反而是像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一般自然。

- 02 -

也许在这位妈妈和家人看来,他们平时对孩子是温和的,是习惯照顾孩子自尊心和情绪的,是在帮助孩子。但是孩子如果连下五子棋输了这种小事都无法接受,那说明孩子内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甚至是有恐惧的。

原因很简单,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凡事依着孩子,让着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所有事情都随心所欲的小环境,但他会上学,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会发现外面遇到的真实情况不是这样。

他做错事情,老师会批评他,惩罚他。他跟同学游戏、竞赛,很有可能会输掉,甚至会遭到欺负和嘲笑。有些事情不合适,不正确,但是却是真实的发生着。

父母需要的不是一直给孩子夸赞、包容和虚假的胜利,而是应该给孩子展示生活中真实的,普通的一面,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这些也许不会让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但是却能让孩子更快的成长。

我们可以让孩子相信,事情再差也会有转机。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顺心的事情总是可能发生的。孩子们面对困境,会很消沉,很难过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却可以引导孩子们,在不顺利的局面中,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控制的那些方面,去寻找事情的转机。

我朋友圈里有位妈妈,她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排练了一个白雪公主的儿童剧,女儿想演白雪公主,但是幼儿园老师直接把这个角色安排给了班级里一个最漂亮的女孩子。

她看到女儿回家之后一直闷闷不乐,问明原委,就问女儿,不演白雪公主演别的角色呢?女儿告诉她,自己选的是白雪公主,其他角色也都有小朋友演了。

妈妈先是抱着女儿安抚,然后跟女儿说,如果真的很想表演,至少可以想3种方法。

第一种:是跟老师好好去争取争取,或者把剧本里面的每个角色的台词都背熟,这样如果万一有哪个小朋友临时有事,可以直接替补上去。

第二种:是一起研究剧本,让女儿动脑筋想想看剧本里还能不能加一个角色。

第三种:是可以跟老师提议,表演的时候,自己做小迎宾员或者引导员,给小朋友们和家长服务,也是做贡献。

如果这些都行不通,那就做一个合格的好观众,给小朋友们加油鼓劲儿。

她这一提议,女儿劲头就上来了,幼儿园表演那天,女儿真的成了小迎宾员,热情比演白雪公主还高。

其实这就是很好的引导方式,“听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让孩子把自己能做的事情用心做好,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事情往往就能迎来转机,哪怕没有,孩子也不至于在挫折面前畏缩不前。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让孩子学会找原因想办法。

小学的时候,同桌爸爸脾气很暴躁,我们5年级时,他因为我同桌语文考试没写完作文而痛骂她是“废物”,说她“没出息”“死脑筋”“不如不念书了”。

同桌哭着说她爸骂了她一个多小时,连晚饭都没给她吃。她自己也觉得上学没什么意思,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她爸骂倒是骂了,但是骂过之后还是该出去喝酒出去喝酒,该对她作业不闻不问还是不闻不问。我的同桌语文特别是作文成绩当然不仅毫无起色,反而更糟了。

其实现在想来,打骂能有什么用呢?不如帮孩子分析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挫折有时候是外部的因素,比如题目难。有时候是内部因素,比如素材积累的少。

帮孩子把内外因素分析出来,然后陪孩子改进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可以找到失败的原因,并且相信自己有改善局面的能力,那么慢慢来总会好,比又打又骂干着急,不知道好多少倍。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有效的安慰,帮孩子缩小挫折的影响。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可能都有因为受到挫折而难过,进而向他人或者物品撒气的情况,更有甚者,会不断的把挫折的影响扩大化。

史铁生先生在《我与地坛》中,就曾描写过自己刚刚失去双腿,成为残疾人的时候,经常对着老母亲发脾气。母亲就极其小心的跟他说话,陪他散心。直到史铁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收敛起脾气,重新振作起来。

挫折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强烈的挫败感,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把这种负面情绪延伸出去。

我们想帮助孩子,就要在孩子受到挫折影响,不断怀疑自己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一件事情的失败和不顺心,并不能毁掉一天,更不会毁掉一生,不迁怒,不延伸,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预见力和耐力。

网上流传着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文章中妈妈去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告诉她:“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坐不住凳子,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难过不已,但看到孩子害怕批评的眼神,就换了个温和的口气说:“老师说你进步很大,以前连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已经可以安静的坐三分钟了。”

之后孩子果然进步很大,可以坚持上课专心,成绩也不错。

再后来孩子到中考前,老师说孩子考重点很困难,考普通高中还可以。妈妈又笑着告诉孩子:“老师夸你成绩不错,努努力很可能进重点高中”。

就在妈妈一步步的引导中,孩子成功考入重点。

这个故事里,妈妈就是让孩子把挫折和逆境看成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她不断给孩子鼓励和希望,让孩子能用乐观的精神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当孩子能预见到美好的未来,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耐心,等待突破黎明前的黑暗的时候,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有效提升了。

无论何时,挫折本身不值得歌颂,但歌颂的,是每一个面对挫折和痛苦,能够选择勇敢、选择坚毅,用体面的方式跨越它并且让自己成为更强大的勇士。

身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有效阻止挫折在孩子身上发生,但是我们却可以带领孩子变强,教会孩子长出自己的钢筋铁骨。而不必等到孩子被挫折击倒的时候,再手足无措的懊悔自责,劳心伤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