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信仰,你愿意付出一切么?

 昵称2530266 2017-07-20



信仰一词,大多数时候,是体现在对宗教的信奉上,人们将自己托付于某种神圣的存在,以此来获得些许的救赎和安慰。



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觉得这话值得商榷。在经历了那些动荡的岁月后,国人确实变的迷茫了,我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更不知道前路在何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一直止步不前,重新转动的时代齿轮,势必会让我们重新寻找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一点点重构属于这个新环境下的信仰。


信仰不限于宗教,它更像是每个人的人生信条。人生而为人,总归有自己想要去追逐的,总归有那些虽遥远但渴望实现的目标,这些都是信仰。有人说,我一辈子就是想赚大钱,有人说,我想成名立万,还有人说,我想要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谁也没有权力去干涉他人追求的价值。虽说我们无权干涉他人,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信仰,包含着敬畏,你可以从信仰中获得力量,但同时,也要懂得分寸,它给了你向上的动力,但也时刻提醒着你,不能触碰底线,否则,只会伤害别人,也毁了自己。


好莱坞开创的类型片模式,至今仍被大量的借鉴和发扬着。观众除了希望从类型片里看到那些令人激动的类型元素外,更多的,其实是希望从其中的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可以投射和依靠的对象,并从那个对象的经历中获得抚慰。因而,类型片除了其必有的视觉奇观外,观众更期待的,其实是它能讲好一个拨动人心的故事。当然,这里不是苛求所有商业类型片都必须做到这么完美,而是想说,真正在电影史上能留下名的,被观众记住的类型片,都一定是在具备了商业元素外,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一个好故事上,观众从中感受到共鸣,获得感动,并在与角色的链接中获得心灵上的抚慰。


综合以上谈到的有关信仰和观众热爱看类型片原因的思考,我们来推荐今天的影片。今天推荐的作品是在去年年末上映的,由约翰.麦登指导,杰西卡.查斯坦主演的《斯隆女士》,该片讲述了华盛顿政治说客斯隆女士,在美国枪击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下,不惜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督促政府实施更严格的联邦法律规范枪支的故事。



片中,导演采用平行剪辑的方式,使故事反复与斯隆接受庭审和距此次庭审开始十三周前斯隆与她的团队关于促成控枪法案达成而开展的行动之间。虽说全片都是围绕着对于控枪法案的角逐展开的,但是导演真正的着力点却不在此,毕竟如果真的要讨论控枪的问题,实在是太过于复杂和庞大了。导演真正力图刻画和诠释的,其实是斯隆女士,一个为了她所笃信的信条而奋斗终生,并愿意付出一起的女人。



故事的开篇,随着一个固定的近景镜头,观众看到斯隆对着镜头说着有关游说的原则,游说是一场深谋远虑的博弈,要根据对方的招数,做出对策,并在关键时刻亮出王牌。这里导演用颇带有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手法让角色直接的与观众对话,使得观众在开始即由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与角色的距离也一下拉近了。此处的独白比起介绍游说的规则,更像是一场预告,导演借由斯隆之口告诉观众,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


斯隆的形象几乎在开篇便已很好的展现了出来,她行事坚决果断,绝不背离自己的初心,对于任何事都有自己详尽周全的计划。无论是在与律师的协商时,还是在与上司的争论中,斯隆都不会委曲求全,她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并时刻给自己预留着应对方案。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势必要牺牲一些什么。斯隆为了能够在这个男性主导的权力世界中占有更多的话语权,拼命的工作并努力的做出成绩,但这也意味着她要牺牲除了事业以外的其它部分。导演通过两个细节展现了斯隆为了成功做出的牺牲,一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工作时间,而通过服用药物来维持清醒,另一个则是通过找男妓来满足性生活的需要,以保证自己不会为男女之情而分心。虽然这种情节多少有些极端,但也深刻的展现了人为了能做到行业的顶尖而要有的觉悟。



就像大多数成功的人一样,斯隆是孤独的,她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仅牺牲了健康和生活,更是切断了一切与他人的链接。无论是上司还是同事,与她而言都不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工具,这听上去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但有时却是必要的。


因为没了私情和牵挂,而使得她可以时刻保持着理智,并可以随机应变的面对各种来自外界的挑战。导演没有过多的展现和交代斯隆的前史和背景,而仅是通过相互交叉的两条线索为观众展现这个为了达成目的而变得日渐疯狂的女人。



当然, 如果斯隆仅是一个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那观众并不会完全与其产生共鸣,真正能让观众有代入和共鸣的角色,一定是要从其旅程中成长并蜕变的。导演很好的展现了斯隆在用尽浑身解数,达成目的后要付出的代价。


斯隆虽然利用同事经历过枪击事件的往事获得了舆论的支持,但也因此将同事推到了舆论的中央,并一度令其陷入了危险之中。周围人的指责和斯隆自己内心的愧疚,令她一度陷入崩溃,观众能够感受到一个人为了成功而要付出的代价。



在故事开始不久,斯隆曾告诉她的新上司斯密特一个成功的说客“只相信靠自己能力获胜即可”,但斯密特给她的纸条上却写着一个成功的说客“不仅仅是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获胜”。斯隆开始对这个话很是不解,但随着行动的展开,她发现了自己的局限。虽然全片的大多数时间,斯隆对于周遭的人都是报以利用的心态,但真正让她在危急关头反败为胜的,却是靠着她与其助手里应外合的默契,观众能够感受到,虽然斯隆从未用言语表达过她对人际的态度,但是她与助手的合作却暗示着斯隆其实是明白与他人羁绊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局限的。



现在的很多作品,动不动就打上女权主义的标签,但其故事内核其实还是一个男性拯救女性的故事,就像《神奇女侠》中,虽然戴安娜是一个英雄的形象,但真正让她最后获得救赎的,却是来自那个牺牲的男飞行员的爱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相较之下,本片的女性则更加的独立和有力量,推动控枪法案的主导权一直都在斯隆的手上,她掌控着整个的局势,其它的人都为他所用,男妓,同事,上司,这些都退位成了配角。让女性真正的有话语权,并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力量化险为夷,才应该是女权或者说女性主导的电影真正正确的创作思路。



传统的就是对的么?斯隆在一场采访中曾大胆的质疑美国的宪法,这在很多人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但是却直截了当的说出了每个人心中的困惑。虽说早在美国建国之初的第二修正案中就明确规定了公民有持枪的权利,但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永远要遵守的金科玉律,法案的施行必然是服务于制定它的群体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有一定程度的修改,那些道貌岸然的歌颂传统的人,究竟是真的为大多数人着想,还是单纯的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呢?导演借由角色之口表达的观点引人深思。



说到底,笔者认为本片并非是一个关于政治讽刺的故事,虽然片中也多少涉及了一些关于政治利益角逐的元素,但真正的重点却是斯隆这个人物。为了不背离自己心中的信仰,她甘愿从原来稳定的公司辞职,为了不让更多的人饱受枪击案的困扰,她自甘承受着无人理解的压力和痛苦,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达成她的目标,为了能够推动控枪法案的顺利推行。



很多人重复的问斯隆,你那么想推进控枪法案,是因为你有朋友经历过枪击么?斯隆说,为什么只有经历过才会想要去做呢,为什么不能想做就去做呢,正是因为她的这份执念,才使其能够坚持到最后。信仰可以给予人无穷的能量,它就像一盏明灯,只要那一束亮光还在,我们就不会迷茫,就还能找到方向。



本文由作者“Santaku Dai”投稿到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